看故事、长见识、明事理
就来故事大全网

故事大全网 / 哲理故事 / 人生哲理故事:做人如做茶_1500字

单片茶叶跳进灼热的锅里,不仅不能成为茶品反而会烤成碳。而千万片茶叶-起下锅,就能把强烈的灼热转化成茶叶自身转形的动力,再经翻炒搓揉和烘焙就极易成为上等茶品。

我很少饮茶,一般去客人家或客人来我家时才会饮茶。对茶我更是一无所知。

我叔是个手工缝纫衣服的人,常年吃的是百家饭,我们家族中只有他会饮茶。也只有他才有这闲情逸致。我们这些人在田里干活回来渴了,就去水缸里舀一瓢水,咕咚咕咚的大口喝下去才解渴。用那小盅呷茶只能是花拳绣腿。别屈死了!

记得我小时侯,村中有两棵茶叶树,我常看见叔叔会去采茶叶,那时我不知道他弄这叶子去做啥但觉得肯定是有用。也分不清油茶和香茶,一次在放牛中,牛突然钻进树林,我怕牛跑掉也跟着钻进树林,一看这里全是大棵的茶树。我-高兴爬上树看见嫩绿的叶子就摘,不-会就弄了-大包茶叶。回家被父亲凶狠地教训了-顿:"你把它嫩叶都摘了怎么结茶籽,沒茶籽哪来的油哇!"当时虽不明白但仍晦涩地记下了。

后来长大了,进入高中-年级读书时,因叔叔无儿无女,担心他老年无人服侍,父母就让我过继到叔叔名下。从此就和叔叔生活在一起,才知道香茶主要用于做茶叶让人饮用,虽会结籽但籽粒细小含油量不多。而油茶主要是结耔榨油,供应人们膳食用油。两者看是相似但作用却截然不同。日久天长,耳濡目染,后来我也学会了做茶。茶叶采回后立刻下锅用大火炒至颜色深暗叶片变成颗粒状即刻起锅,趁热用手搓揉成团如果是做绿茶就把茶团抖散进行烘焙干燥即可,如果是做红茶就让茶团发酵-下待叶片转黄黑色后再抖散茶团进行烘焙。偶尔也会饮茶。才知道茶叶可以醒脑解泛去油腻等功效。再后来毕业在人民公社当通讯员时,接触茶叶的机会就多。上头一来人,我就得去为客人泡茶倒茶。也学会了喝茶,而且每晚都要用茶叶和白糖冲一杯茶水再配饼干做夜宵用。因为那时没有打印机,公社所有的文件通知等文稿全靠刻写蜡纸来完成,我时常要刻写到深夜一二点钟才去睡。后来去参军了,在部队磨爬滚练也就没功夫去喝茶了。

现在人到中年品味自己的人生,倒觉得人生本就是茶。

婴幼儿时期如清前茶。清明节气来临,咋暧还寒。茶树经过-冬的休整吸足了大地的自然养份,春回大地枝上就蹦出许多青翠碧绿的芽尖,尖尖的躲在老叶的腋下,就象是襁褓中酣睡未醒的婴儿,胖墩墩。特招人喜爱,但娇嫩易碎,要小心采摘。做茶更难,加工时要轻揉慢搓,时间要久些。做成的茶呷上一口,香气特浓又酣畅,但味不醇厚,一溜就过。因为数不多,这种茶特珍贵!青年时期象是春茶。万物复苏风和日丽,嫩芽下托着一二片青翠嫩绿的叶片,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在明睸的春光里跳跃欢歌。新叶-夜就能伸展一公分可十分的单纯易折。但茶叶水份多不易哄干。可做出的茶叶香纯味浓。饮后香彻肺腑,满嘴留香让人恋恋不舍。但不劲道总给人一种单薄寡香之感。中年时期象是经过风吹雨打,烈日烤晒的夏茶。叶片青翠厚绿,多了几份成熟稳重和忍耐。做起茶来非常费力,要重揉急搓且时间越长越好。水分少易烘焙。做成的茶,香味较淡涩味重,饮后给人一种醇朴酣厚之感。价格便宜适合普通人群消费。老年时期精枯力绝,与时代极为不和,象是人们饮过的茶渣,无香无味,形态干枯杂碎,多被人遗弃。但也有少数人会收集做成茶枕等。时时警醒自己,人人都有老的时候。

人生如茶。不经历人世的搓挅和事故的翻炒就不易成形,即便成形也经不起时间的检验,终究会现出原形。不经历风雨烈日的烘焙就不会有人生的温馨亮丽和辉煌的成就,就算巧取豪夺坐火箭直升最终是爬得越高跌得越惨!茶如人生,优雅淡定,苦涩中给人郁香入肺,酣畅又回味无穷的才是上等好茶。而那些先天发育不良又苦又涩没有丁点的-丝-毫的香味只好另作它用,就不能入品了。

茶有红绿之分,人有男女之别。男人是绿茶,生活多淡定。女人如红茶生活多艳丽!

一树茶叶有时做红茶,有时做绿茶。人的一生之中为了求安定顾大局会身不由己的做一回红茶做一回绿茶。一年四季之中沒有哪株茶树的叶子一直是做红(绿)茶,而人从出生到老也没有-人是在即定的红或绿的轨道中一直走完自己的人生。

所以茶如人生,人生如茶!做人如做茶:单片茶叶跳进灼热的锅里,不仅不能成为茶品反而会烤成碳灰。而千万片茶叶-起下锅,就能把强烈的灼热转化成茶叶自身转形的动力,再经翻炒搓揉和烘焙就极易成为上等茶品。一个人想要成就一翻事业提升自身的社会价值,单枪匹马地独闯,定会被来各方阻力的灼热把你烤憔,只有溶入大众,借肋众人之力来抵御热量的灼烤,再经世俗的翻炒事故的搓揉和时间的烘焙就能轻而易举地使其转化为自己智慧的结晶。

猜您喜欢的文章

  • 哲理故事凿湖容水

    凿湖容水的故事王安石任宰相的时候,力图变革,大力推行农田水利等新法。一天,一位官员上堂启奏说:“把八百里梁山泊的水统统放光,然后垦成桑田,其利益不可小看啊。”王甚为高兴,但沉思...

  • 哲理故事不留退路才有出路

    古希腊著名演说家戴摩西尼年轻的时候为了提高自己的演说能力,躲在一个地下室练习口才。由于耐不住寂寞,他时不时就想出去遛达遛达,心总也静不下来,练习的效果很差。无奈之下,他横下心,...

  • 哲理故事果断

    有一个6岁的小男孩,一天在外面玩耍时,发现了一个鸟巢被风从树上吹掉在地,从里面滚出了一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小男孩决定把它带回家喂养。当他托着鸟巢走到家门口的时候,他突然想起妈妈...

  • 哲理故事乘高而入

    日本东京滨松町一家新开张的咖啡屋,开张当日就在当地传媒打出了通栏广告:每杯咖啡售价5000日元,闻者无不大吃一惊,吃惊过后就登门看个究竟,一时间主顾如云。其实,5000日元一杯...

  • 哲理故事乘奇而入

    45年前,联邦德国的福斯汽车公司准备入主美国汽车大市场,此前曾派出大批人马做了一番细致入微的市场调查研究。在调研中了解到:美国人最大的天性之一就是争强好胜,喜欢标新立异。于是,...

  • 为生命画一片树叶

    哲理故事为生命画一片树叶

    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

  • 哲理故事欲擒故纵

    有一位退休的老人回到老家,在小城买了一座房住了下来,想在那儿安静些写回忆录。开始的几个星期,一切都好。但是有一天,三个男孩放学后来这里玩,他们把垃圾桶踢来踢去,玩得很是开心。老...

  • 哲理故事星相家

    有个焦虑的穷人,因为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于是便去找星相家。星相家说:在你40岁以前,我只看到了贫穷、恶运和失败。那人焦急地问:后来呢?星相家装模作样地看看她说:噢,40岁以后你就...

  • 哲理故事猴子爬树

    森林里,住着一群猴子。有一天,有两只猴子走出居住地,让一名猎人发现了。那猎人便拿枪追赶那两只猴子。第一只猴子,看到猎人赶来,便转身一跳,跳上了一棵大树。而另一只猴子,则在犹豫不...

  • 哲理故事怎样让司机的速度降下来

    在英国东部有一个叫斯塔斯顿的小镇,镇上的居民每天都是在悲伤和恐惧中度过的。原来,几年前当地政府修建的一条公路从小镇的旁边经过,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给人们的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 哲理故事卡车司机的理想

    崔永元有一次在美国录制节目时,看到一辆大卡车停在路边。这辆卡车漂亮而气派,车上装着满满的货物,但非常干净;车内挂着许多小装饰,可以看出主人对它十分爱惜。卡车司机大约四十多岁,身...

  • 哲理故事大狗和小狗

    小狗阿拉达,好久没吃喝。肚子饿得咕咕叫呀,正好找到肉骨头一根。它高高兴兴地啃着,同其他的狗一样。大狗巴肯,远远打着主意:“它那儿有好吃的,我倒也想尝尝。我得赶快过去,看个明白。...

  • 哲理故事北极熊与海豹的博弈

    北极熊最喜欢的食物是海豹,厚厚的冰面上散布着十几个冰窟窿,这是海豹的透气孔。为了“偶然”捕获猎物,北极熊不断在这些透气孔之间徘徊,希望获得猎物,由于它硕大的体形,海豹非常警觉熊...

  • 哲理故事北极熊的等待

    冰天雪地的北极,厚厚的冰层上面散落着一些冰窟窿——这是海豹的出气口。体形硕大、浑身雪白的北极熊晃动着笨拙的身躯,在这些出气口间来回徘徊,期待着能够猎取到定时上来出气的海豹。北极...

  • 哲理故事永远不要和一头猪摔跤

    一个人被猪惹怒,愤然跳进污泥,和猪大打出手。结果人没能讨回公道,回家后还要费劲清洗满身污泥。而猪则乐呵呵地,继续在污泥里打滚撒欢。正如白岩松说的那样:“打败一只狗并不光荣,但被...

  • 哲理故事神鸟与猫头鹰

    庄子的好朋友惠施被封为魏国的宰相后,庄子很为自己的朋友高兴,启程去访见惠施。庄子的行动传到小人那儿,他便歪曲庄子的来意,从中挑拨说,庄子此番进京拜访,来者不善,意在谋取相位。惠...

  • 哲理故事谄媚的狐狸

    狐狸想,如果能讨得狼的欢心,得到狼的庇护,就没有谁敢欺负它了。拿什么东西去讨好狼呢?狐狸想到了羊,狼最爱吃羊了,把羊送给狼,狼一定很开心。一天,狐狸看见一只羊,便把羊拐骗进狼窝...

  • 哲理故事孩子和铁轨

    小镇某处有两组铁轨,其中一组仍在使用,另外一组已废弃多年。一天,一群孩子到此玩耍。一个孩子坐在废弃的铁轨上,其余的孩子都不顾危险地坐在或者蹲在仍在使用中的铁轨上。坐在废弃铁轨上...

  • 哲理故事动物王国

    动物王国里有一座山峰,高耸入云,非常险峻。动物们都想爬上这座高峰,一览众山小,可是许许多多的攀登者都以失败告终。有一只坚强的羚羊下定决心,历尽千辛,终于登上了最高峰。站在高峰上...

  • 哲理故事炳烛而学的故事

    炳烛而学的故事晋平公同著名音乐家师旷闲谈。晋平公说:“我今年已经七十岁了,很想学习,但恐怕太晚了。”师旷说着说:“你为什么不点起蜡烛呢?”晋平公不高兴地说:“你身为臣子,可取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