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故事、长见识、明事理
就来故事大全网

故事大全网 / 民间故事 / 湘西赶尸的故事

在上世纪初期的湘西地区,如果你在夜间赶路,就有可能遇见一队神秘行人。领头的人口中念念有词,边走边敲着阴锣,跟在后面的人身穿黑袍、头戴斗笠,走路悄无声息。确切地说,他们不是人,而是没有生命的尸体,这就是神秘的湘西赶尸。

在网络上搜索“湘西赶尸”,可以得到千万条相关信息,但无一例外都与“灵异”、“恐怖”等字眼联系在一起。其实,湘西赶尸已经消失了半个多世纪,但好奇的人们还是热衷于探究它的内幕。

▲解放军战士遇上赶尸队伍

关于湘西赶尸的最后记载见于上世纪50年代,讲述的是两个解放军战士的遭遇——

上世纪50年代初,湘西地区刚刚解放,但形势极为复杂。两个便装的解放军战士在执行任务时,忽见两个打扮怪异、行踪诡秘的黑衣人。怀疑这二人可能是犯罪分子,解放军战士遂跟踪他们行至一家客栈。

客栈老板告诉解放军战士,这伙人是赶尸的,前面的是赶尸匠,后面的是尸体。解放军战士不信这个邪,决定敲开门一探究竟。

门敲了半天才打开,开门人是赶尸匠,而尸体仍戴着斗笠,站在墙边黑暗处。检查后,解放军战士未发现异常,只得离开。

回到房间的解放军战士琢磨这件事,仍觉得十分蹊跷:难道尸体真会站立行走吗?突然,一个战士想到,当时赶尸匠的饭桌上摆着两副碗筷,难道死人能吃饭?

解放军战士决定继续跟踪调查。然而,跟踪了很久,仍未发现异常,两人终于按捺不住,截住了赶尸匠。这时,他们有了奇怪的发现。

这则见于当时的报道,证明了赶尸现象存在的真实性。那么,赶尸到底是起于何时,又缘于何故呢?为何唯独只有湘西苗族才赶尸呢?

相传几千年前,苗族的部落首领蚩尤在黄河岸边与黄帝部落厮杀,直打到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要撤退时,蚩尤对身边的军师说:“我们不能丢下战死的弟兄不管,你用点法术,让这些弟兄魂归故乡。”军师在尸首中间默念咒语,祷告神灵。作法后,原本躺在地上的尸体都站了起来,跟在蚩尤高举的符节后面向南行走。追兵赶来,蚩尤和军师联合作法,引来五里大雾,将敌人困在大雾之中。

传说,由于蚩尤的军师最后使用的是雾术,而“雾”笔划太多,于是后来写作巫术。“巫”字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地,中间的一竖代表符节,两边的人,右边的代表蚩尤,左边的则代表军师。

这个传说的真实性已不可考了,但是巫术在苗族地区盛行却是不容置疑的。研究表明,苗族是我国较早发明兵器、刑法和巫术的民族,在一些苗族聚居区,至今仍保留着浓厚的巫文化传统。赶尸,某种程度上正是湘西巫文化的体现。

湘西地处湘鄂川黔交界的武陵山区,土地贫瘠,人们多赴川东或黔东一带以采药或狩猎为生。那些地方多崇山峻岭,山中瘴气很重,恶性疟疾流行,除了湘西苗人,没人愿去。人若死在那里,怎么办呢?

在传统中,湘西人运尸归葬的观念很深,他们相信,如果客死异乡的游子不能回故土安葬,他的魂魄就会变成孤魂野鬼。但是,在上千里的崎岖山路上,即使有钱也很难用车辆或担架运输尸体。于是,在巫术盛行的湘西,由于有实在的需求,大概从明清起,赶尸出现了。赶尸的范围从湖南常德到靖州,西南可到云南、贵州边境,向西可到重庆涪陵。

▲“行走的尸体”

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等栏目组曾调查过湘西赶尸,找到几个自称见过赶尸的人。老人卢万金说,他是八九岁时(1939年)第一次看见赶尸的,当时觉得很奇怪。老人雷万喜说,经历过民国时代的人,大多看见过赶尸。

湘西人伍贤佑自述,1963年,他15岁,跟随父亲在酉水河放木排,有一天在河滩休息时,碰到赶尸。只见赶尸人对着尸体说:“牲口,起来!”然后,尸体慢慢就起来了。赶尸人又喊:“走!”尸体就向前走。

在香港的僵尸类型片中,僵尸都是双臂前举,走路一跳一跳的,动作僵硬。因为,据说人死后关节是不能弯曲的。但是,据几位目击过赶尸的人讲,他们见到的“走路的尸体”和活人一样双臂自然下垂,膝盖可以弯曲,能上下坡。

但是,正像看魔术表演一样,即便亲眼看过赶尸也不能证明尸体确实能够行走,因为目击者有可能被类似魔术的障眼法所蒙蔽。

近年来,人们不断解密赶尸现象,出现了不同的说法。2006年,台湾一家刊物发文认为,赶尸人是将竹竿从死者腋下穿过,并将手臂捆绑在竹竿上,尸体穿着宽大的寿衣,遮住了竹竿,而赶尸人则扛着竹竿走。由于竹竿受力后弯曲,带动尸体晃动,在夜里看上去就像是直立的尸体双手平举在跳跃一般。

但是,很多人认为这种说法是根据香港僵尸片中的造型臆想出来的,与实际的湘西赶尸情形不符。在湘西,关于赶尸,学者们有两种说法:

一是背尸说。一般是师傅带着徒弟,两人或三人轮流背尸回乡。由于身上罩着黑色大袍,且在夜间行走,行人只能远观,看不真切,以为是尸体在行走。

前文讲到两名解放军战士截住了赶尸人,让他们诧异的是,这次看到的赶尸人并不是前面在客栈看到的那个!他们赶紧掀开尸体的袍子,发现下面还藏着一个活人,正是他驮着尸体在行走。原来所谓赶尸就是师徒二人轮流背尸。

二是分尸说。这种说法认为,赶尸人将死者的头和四肢分解,将躯干就地掩埋,只把头和四肢带回乡,一路装神弄鬼只为掩人耳目,等到家后扎个草人做身子,再安上头和四肢。

赶尸有个规矩,就是死者到家后家人要回避,只有等尸体装殓后,家属才能看。这时候家属看到死者须眉毕现,确是自家亲人,且一时只顾悲伤涕泣,谁会去细究这中间的把戏呢?

所以,赶尸人接活也是有选择的,一般在秋冬两季,这客观上延长了尸体腐烂的时间。此外,病死、自杀或遭雷劈火烧的尸体不赶,以免给自己惹晦气。

▲揭开神秘的面纱

无论是背尸还是分尸,都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尸体的防腐,因为赶尸的路都在山区,少则需十天半月,多则一个多月。

学者研究认为,湘西的崇山峻岭生长各种草药,苗族先民总结出一套独特的苗医苗药体系。其中,有一项是对尸体做去水处理后,进行草药熏蒸,尸体就可以长时间不腐烂。

此外,学者们认为,湘西苗族较早地掌握了炼朱砂的本领,朱砂加热后会还原成汞,而汞是最常见的防腐材料。赶尸一般除了祖传的神符外,还少不了朱砂。

吉首大学副教授陆群经过调查,写下《湘西赶尸》一书。她认为,赶尸不在于技术的真实,而在于职业的真实。赶尸作为职业,确实需要赶尸人掌握防腐技术,胆子大、力气大,才能胜任长途运尸的工作,而让死人行走的法术是不存在的。将赶尸神秘化,是为了提高这项职业的门槛和收入。

1994年,香港一个摄制组到湘西,准备拍一部民俗电影《湘西赶尸》,湘西籍着名画家黄永玉得知后,给电影公司老板写了封措辞激烈的信。信中说:“使世人不要误解我们那块正待开发的土地。”在他的坚持下,影片没有拍成。

而今天,在湘西凤凰县,每当夜幕降临,赶尸作为一项民俗用舞蹈形式呈现在游客面前。当神秘的色彩被科学荡涤,人们发现,湘西赶尸其实是特定历史文化环境下楚巫文化的一个小小延伸,是特定人群(如巫师)为满足人们叶落归根的心愿而将某些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生计方式的结果。

猜您喜欢的文章

  • 周扒皮的故事

    民间故事周扒皮的故事

    “周扒皮”是著名作家高玉宝笔下杜撰的“恶霸地主”(出自《半夜鸡叫》),有名的反派男主角。原名为周春富。周扒皮半夜鸡叫故事从前有个地主,名叫周扒皮,他对长工们非常苛刻。长工们从天...

  • 民间故事一碗鸡蛋面

    落潮村的张老太因病瘫痪在床已经很多年了,为了给她治病,家里欠了一屁股的债。为此,她年近七旬的老伴胡振山还要去镇上的施工队打工。张老太和老伴有一个儿子,叫胡聪。老两口好容易将胡聪...

  • 民间故事灵犬黄耳

    这个小故事讲的是关于:灵犬黄耳。魏晋时代,有一个有名的士人名叫陆机。他曾经养了一只善解人意的狗,名字叫“黄耳”。有一次,陆机在京师有急事想要通知家人,,但是却又找不到一位能够信...

  • 民间故事杀猪割年肉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2月2日是农历腊月二十六。俗话说“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杀猪,当然是杀自家养的猪;割肉,是指没养猪的人家到集市上去买过年...

  • 民间故事磨豆腐 接玉皇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据考证,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诗中写到:“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

  • 民间故事一眼人和两眼人

    有一个岛上住着个懒汉叫赛崎,从早到晚都祈祷能不劳而获。一天,他听说邻岛住着些只长了一只眼睛的人,就马上决定拐一个回来,到各处展览赚钱。赛崎说做就做,赶紧赶上一艘船,来到了邻岛。...

  • 民间故事张百万招婿

    话说洛阳城里有一个张家庄,庄里有一个姓张的财主,家有良田千顷、银钱无数,人称张百万。张百万年近六十,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女儿,年方二八,生得那是花容月貌,张百万爱若掌上明珠,一直...

  • 民间故事鬼妹

    从前,有个名叫赵二的人,赌博成性,祖传的家产被他赌得垮杆了,家景越来越不好过。一天晚上,赵二又输了银子,奄奄地往家走,路过一条水沟,上面有个石板桥。赵二看到桥上坐着一个披头散发...

  • 民间故事倒骑毛驴的张果老

    秋风送爽,老顽童铁拐李和小顽童蓝采和,一路行善来到某县城。刚到城隍庙门前,只见有个穿长袍马褂的算命先生,拽着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农不放手:喂喂,老头儿,我给你算了命、破了灾,你就给...

  • 民间故事不幸的商人

    古时候有一个阿拉伯商人在市场上赶上了好买卖,所有的货物都卖完了,钱包里装满了钱。他现在要回去,想在天黑之前赶到家。他把钱包装在旅行袋里,放在马上,骑着走了。中午,他在一个饭店里...

  • 民间故事公孙弘自认“沽名钓誉”

    汉代公孙弘年轻时家庭非常贫穷,后来虽然贵为丞相,但生活依然十分俭朴,吃饭只有一个荤菜,睡觉只盖普通棉被。就因为这样,大臣汲黯向汉武帝参了一本,批评公孙弘位列三公,有相当可观的俸...

  • 民间故事寡妇墙头

    “东面房,西面房,中间隔着一堵墙。两个寡妇东西住,墙头上面常来往。”听了这段顺口溜,就知道村里的两个寡妇是邻居了。大家把住在东头的寡妇叫做东寡妇,把住在西头的寡妇喊成西寡妇。日...

  • 民间故事一身两状元

    康熙年间,沂州府柳河庄的王三玄,父母双亡,家道中落,平日里全靠当财主的叔叔周济度日。他人穷志不短,年方十九就已中举,眼下正在勤奋读书,准备考取进士。这天半夜时分,王三玄正在秉烛...

  • 民间故事神偷

    南宋时,京城临安街市繁华,然而盗贼极多,且神出鬼没,来去无踪,专偷官僚大户人家,官府对他们无能为力。有一个神偷,每次偷了东西,总要用白粉在人家门墙上写“我来也”三个字。一次,“...

  • 民间故事急急忙忙,惹人笑断肠

    乌龟大婶想烙饼,可是却找不到酵母来发面。于是,她就喊正在睡熟的老伴:“快醒醒吧,老乌龟,别睡啦!快去找兔子大婶要点酵母来!”老乌龟正在说梦话呢,他被乌龟大婶叫醒后,一肚子不高兴...

  • 民间故事猎人和矮子

    从前有一个猎人,他的本领可大了:跑起来象一阵风一样,追得上小鹿;箭射得准极了,一箭就能把飞着的大雁射下来;棍法也很厉害,不管多么凶的野狼,只要一棍子就能把它打倒;要说力气,那更...

  • 民间故事奇树的传说

    川南荣县双溪湖畔,有一旅游休闲景点兰园。园中供奉着一硕大的树墩。此树墩之粗,要三人合抱。墩柱连根,高达四米多。在那树身上,天然地长着数不胜数的突起的包状物。这些包状物中,有似猴...

  • 民间故事古镇传奇

    石坊镇是一座北方古镇,一条小河从镇旁流过,两岸槐树葱茏,槐花盛开的时节河水飘着花香,花谢时水里流着落花,弯弯曲曲,绵延几百里,流向远方……石坊镇十字街马家门前不远处,有座很壮观...

  • 民间故事武罗的音乐与爱情

    天帝轩辕在人间大地上最喜爱的大山有两座:一座是黟山(黄山),一座是青要山(现在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境内)。他常常从昆仑山一直向东来到东方的海边,因为他喜爱大海的辽阔无边,波澜...

  • 民间故事奢侈的伙计

    宣州城里有一家杂货铺,掌柜姓高。高掌柜雇了一位年轻的伙计,名叫彭小根。高掌柜很小气,常常穿着一身打着补丁的衣服。所谓人以群分,彭小根也衣着破旧,可最近,彭小根忽然讲究起来,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