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故事、长见识、明事理
就来故事大全网

故事大全网 / 民间故事 / 豁嘴武举人

1

清朝咸丰年间,直隶临榆县的关外木头凳一带出了个举人,姓范,名科,此人从小就爱好舞枪弄棒,也有这个天分,到少年时,就能把一根棍棒耍得滴溜圆,因为好动勤练,个子腾腾地往起窜,十一二岁的孩子,就像十七八岁的,又高又壮,村里十几个孩子合起来都不是他的对手,是个习武的材料。可是,美中不足的是,他是个三瓣嘴,也就是豁嘴儿,有人说是他妈怀他时,嘴馋吃了兔子肉,才生了他个的三瓣嘴的孩子,当然这也是村里拿他逗乐子。

那个年代,把舞枪弄棒,游手好闲的人称为二溜子,不务正业。豁嘴范科不在乎人们怎么说,照练不误。他的父母也认为他是个豁嘴儿,五官有缺陷,一辈子也难说上媳妇,他愿干啥就让他干啥,有残缺的人,在社会上难免遭人欺凌,练成武功也不是坏事,能护自己的身体。由着他的性子去吧。

范科到了成年时,长得人高马大,虎背熊腰,胸脯的肌肉隆起老高,就像女人丰腴的乳房,胳膊上一疙瘩一块的肌肉,力大无穷。后来他到一个有名的喇嘛庙,拜武艺高强的大喇嘛为师,两年后武艺更加精湛,不仅拳脚厉害,刀、枪、剑、戟也相当纯熟,臂力过人,柞木做的大马槽,两个人抬都费劲,他能一手托一个,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力士和武功高手。谁家盖房架柁上檩子,都请他去帮工,一搂粗的大柁,几个人往上架都费劲儿,他一个人就能举上去,上檩子,好小伙两人抬一根,他一个臂膀夹一根还轻飘飘的。

这天,范科正在家里习武,师父大喇嘛来了,他赶紧上前施礼,说:“徒儿拜见师父!师父此来不知所为何事?”

大喇嘛笑笑说:“老衲无事不登三宝店,你有出头之日了!师父是特意前来给你报喜的。”

范科也裂开豁嘴苦笑了一下说:“徒儿每日在家闲着无事,喜从何来?”

大喇嘛说:“为师听到信儿了,下个月,直隶要乡试考举人,可不是喜事么?”

范科垂下头勉强笑了一下说:“考举人?对别人兴许是喜事,与徒儿何干?”

大喇嘛说:“怎说与你无关,人人都可以报考,你就不能考吗?凭你的武学,只要你能参试,保证得中武举。”

范科不以为然地说:“师父也拿我开玩笑?我是豁嘴,五官有缺陷,能让我参试?我再有武艺也是白瞎呀!自个儿练着玩算了。”

大喇嘛哈哈一笑说:“师父说你能参试你就能参试,你就在家好好准备吧,到时候师父来陪你一起去,师父会有办法的,徒儿,好好习武吧,为师还有事,我先走了。”大喇嘛说完就走了。

2

范科听了师父的话后,半信半疑,但闲着也是闲着,也就没间断练功习武。到乡试的前两天,师父果然如约而至,师父催范科父母为儿子准备了简单的行囊,第二天一早,吃过斋饭,师徒二人就上路了。晓行夜宿,不几日就到了直隶衙门,他们找了个小店先安顿下来。范科说:“师父,还没报名呢。

大喇嘛说:“师父早已托熟人给你报上名了。”

范科说:“辛苦师父了!”

次日就是进考场的日子,大喇嘛早早起来,叫醒范科,二人梳洗完毕,大喇嘛从包袱里拿出一个纸包儿,打开原来是一团面,又掏出另个纸包,打开,见里边是一缕头发。范科问:“师父,弄这个干啥?”

大喇嘛说:“给你化装的,你先将胡须刮干净。”

范科按照师父的要求,把胡子刮得干干净净,凑近师父问:“师父刮完了,怎么化?”

喇嘛没说话,拿起面团样的东西往徒儿的豁嘴上粘,边粘边说:“这是用面筋参合几样东西做的,你看和你的肉皮儿一样色不?”

范科对镜看了看,点点头,大喇嘛继续说:“这东西粘上去保证三天内不坏。”

经过一阵子的修整,粘完豁嘴后,大喇嘛又给粘上了胡子,拾掇完,简直像换了一个人,豁嘴不见了。范科又照镜子一看,高兴地说:“师父真有本事!怪不得非拉我来参考呢,原来师父有绝活儿呀!”

大喇嘛也笑笑说:“没有金刚钻,为师也不会揽这瓷器活,这下你放心了吧?”

3

这样上了考场,考官根本就没发现破绽。在比武过程中,比武艺,范科拿起最重的大刀,足有百斤重,拿在手上,如拎一把锄头,舞起来虎虎生风,呼呼山响;比力气,近千斤的石鼎,他举过头顶,有的考生挪都挪不动,最好的只是离地三尺;射箭,范科是百发百中。他一路过关斩将,博得阵阵喝彩,连连得胜,在乡试场上得中头名武举人。

豁嘴范科中了举人,就吃朝廷俸禄了,人们就不叫他豁嘴了,都叫他范武举。他有副侠肝义胆,好善乐施,那时口外人烟较为稀少,天高皇帝远,匪患较多,土匪经常进村入户绑票抢劫,都被范武举给平息了,此后,附近的土匪怵范举武的威名,轻易不敢在范爷的地方动土,范武举成为这一地方的保护神。

可是保护一方,就必然得罪另一方。

有一日,从县衙门来了一个捕头和几个捕快,要带走范武举,说有人递了状纸,把范武举给告了,状告豁嘴范科在乡试上弄虚作假,用化妆术掩盖豁嘴,欺骗官府。应治他的罪,并革掉的武举身份。官府的人一到,告状的一方高兴了,并放话说:“怎么样,他名字叫范科,他不犯科才怪呢。”

这时恰好范科的师父大喇嘛有事在徒儿家小住几日,他闻听此事后,叮嘱范科不要承认做假。

范科被县衙捕快带走了。大喇嘛立刻去找几个乡绅地保等头面人物,乡绅们说:“我们这么个偏僻的山村,能出个举人,我们感到自豪,范武举为了一方的百姓的安宁,行侠仗义,除暴安良,做了不少好事,如今官府要治他的罪,我们都很惋惜,可又想不出办法保住他,大喇嘛找到我们,想必你已有办法?”

大喇嘛说:“我一个脱离凡尘之人,本不该多管闲事,但匡扶正义,惩恶扬善也是佛门的根本,我的徒儿范科对待一方百姓如何?对各位贤达又如何?”

众乡绅地保说:“那没地说,自从有了范武举,我们这儿开始安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呀!”

大喇嘛听后说:“既然你们这样评价他,事情就好办了。”

众乡绅说:“只要能救举人,我们一定鼎力相助。”

大喇嘛说:“你们赶快到县衙,击鼓喊冤见知县,为范科做人证,就说范科原不是豁嘴,科考时好好的,是他做了武举后为了保护百姓的财产与土匪交了手,上唇被土匪削去了一块肉,就成了现在的样子了,你们是一方小有名气的贤达,各位的话是有分量的。”

众乡绅听了说:“真是好主意,明天一早我们就去县衙喊冤,一定把武举保回来!”

别说,十几个乡绅地保到县衙大堂联名保范科,知县见这么多地保乡绅来保,也就信以为真,当堂就把范科放了,仍保留武举的功名,可是,曾有人告过他的状和面部成残,责令今后不可再参加会试以上的科举。

范科保住了功名,非常感激各乡绅地保们对自己的厚爱,从此他对维护一方百姓的安宁更加上心了。

4

这个地界有个仙桃山,山高林大,地形险要,有一人把关,万夫莫开之妙,自古就是土匪盘踞的理想之地。先前的土匪得知山下出了个武艺高强的范武举,与之交了几次锋,都没占到便宜,知道在这里难混了,就知趣地拔营起寨,到别处落草安寨去了。

这伙土匪走后,又从蒙古来了一伙土匪,占据了仙桃山,正赶上是秋天收粮季节,土匪下山抢粮食,仙桃周边的百姓遭了殃,老百姓的谷场刚打下的粮食被土匪抢劫一空。

这时地保乡绅找到范武举,请求出手庇护,范科焉能袖手旁观。

这一日,土匪正在一家谷场抢劫刚碾下的谷子,范科赶到,正好场边上有一根一搂粗的柞树圆木,他举起圆木向土匪砸去,圆木轱辘辘在谷场上滚,一下将六个土匪的腿撞成骨折,土匪见状,只好狼狈逃回。

第二天,有好几个人来报,说自家谷场上在碌碡不见了,有的说碌碡上树了。范科来到现场一看,可不,百姓各家谷场的碌碡都被架到附近的树桠上了。他笑了笑说:“这是土匪不服气,跟我赌功夫呢,大家不要怕,过不了几天就能让他们把抢去的粮食乖乖给咱送回来。”

果然,到第三日,土匪大队人马在大当家的带领下把几日抢走的粮食全部送回。原来是当夜范科把土匪举放在树丫上的碌碡举到了接近树顶的枝丫上了。土匪一看不是对手,只好反抢去的粮食送回,并带上一些礼品来请罪。

土匪大当家说:“范爷,小的向您请罪,我的手下有眼不识泰山,不该在太岁爷的头上动土,我的二当家、三当家的不懂规矩,犯了忌了,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怎能在举人的地盘上胡为呢!望范爷高抬贵手,饶过我们,今后我们井水不犯河水,每年还要孝敬爷!爷,你看怎样?”

范科正襟危坐,脸色凝重,听了后,只从豁嘴里蹦出六个字:“从这儿滚出去!”如天边的闷雷。

没过几日,这股土匪从仙桃山撤走。此后数十年里,这儿没有匪患,百姓安居乐业。

猜您喜欢的文章

  • 周扒皮的故事

    民间故事周扒皮的故事

    “周扒皮”是著名作家高玉宝笔下杜撰的“恶霸地主”(出自《半夜鸡叫》),有名的反派男主角。原名为周春富。周扒皮半夜鸡叫故事从前有个地主,名叫周扒皮,他对长工们非常苛刻。长工们从天...

  • 民间故事一碗鸡蛋面

    落潮村的张老太因病瘫痪在床已经很多年了,为了给她治病,家里欠了一屁股的债。为此,她年近七旬的老伴胡振山还要去镇上的施工队打工。张老太和老伴有一个儿子,叫胡聪。老两口好容易将胡聪...

  • 民间故事灵犬黄耳

    这个小故事讲的是关于:灵犬黄耳。魏晋时代,有一个有名的士人名叫陆机。他曾经养了一只善解人意的狗,名字叫“黄耳”。有一次,陆机在京师有急事想要通知家人,,但是却又找不到一位能够信...

  • 民间故事杀猪割年肉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2月2日是农历腊月二十六。俗话说“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杀猪,当然是杀自家养的猪;割肉,是指没养猪的人家到集市上去买过年...

  • 民间故事磨豆腐 接玉皇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据考证,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诗中写到:“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

  • 民间故事一眼人和两眼人

    有一个岛上住着个懒汉叫赛崎,从早到晚都祈祷能不劳而获。一天,他听说邻岛住着些只长了一只眼睛的人,就马上决定拐一个回来,到各处展览赚钱。赛崎说做就做,赶紧赶上一艘船,来到了邻岛。...

  • 民间故事张百万招婿

    话说洛阳城里有一个张家庄,庄里有一个姓张的财主,家有良田千顷、银钱无数,人称张百万。张百万年近六十,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女儿,年方二八,生得那是花容月貌,张百万爱若掌上明珠,一直...

  • 民间故事鬼妹

    从前,有个名叫赵二的人,赌博成性,祖传的家产被他赌得垮杆了,家景越来越不好过。一天晚上,赵二又输了银子,奄奄地往家走,路过一条水沟,上面有个石板桥。赵二看到桥上坐着一个披头散发...

  • 民间故事倒骑毛驴的张果老

    秋风送爽,老顽童铁拐李和小顽童蓝采和,一路行善来到某县城。刚到城隍庙门前,只见有个穿长袍马褂的算命先生,拽着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农不放手:喂喂,老头儿,我给你算了命、破了灾,你就给...

  • 民间故事不幸的商人

    古时候有一个阿拉伯商人在市场上赶上了好买卖,所有的货物都卖完了,钱包里装满了钱。他现在要回去,想在天黑之前赶到家。他把钱包装在旅行袋里,放在马上,骑着走了。中午,他在一个饭店里...

  • 民间故事公孙弘自认“沽名钓誉”

    汉代公孙弘年轻时家庭非常贫穷,后来虽然贵为丞相,但生活依然十分俭朴,吃饭只有一个荤菜,睡觉只盖普通棉被。就因为这样,大臣汲黯向汉武帝参了一本,批评公孙弘位列三公,有相当可观的俸...

  • 民间故事寡妇墙头

    “东面房,西面房,中间隔着一堵墙。两个寡妇东西住,墙头上面常来往。”听了这段顺口溜,就知道村里的两个寡妇是邻居了。大家把住在东头的寡妇叫做东寡妇,把住在西头的寡妇喊成西寡妇。日...

  • 民间故事一身两状元

    康熙年间,沂州府柳河庄的王三玄,父母双亡,家道中落,平日里全靠当财主的叔叔周济度日。他人穷志不短,年方十九就已中举,眼下正在勤奋读书,准备考取进士。这天半夜时分,王三玄正在秉烛...

  • 民间故事神偷

    南宋时,京城临安街市繁华,然而盗贼极多,且神出鬼没,来去无踪,专偷官僚大户人家,官府对他们无能为力。有一个神偷,每次偷了东西,总要用白粉在人家门墙上写“我来也”三个字。一次,“...

  • 民间故事急急忙忙,惹人笑断肠

    乌龟大婶想烙饼,可是却找不到酵母来发面。于是,她就喊正在睡熟的老伴:“快醒醒吧,老乌龟,别睡啦!快去找兔子大婶要点酵母来!”老乌龟正在说梦话呢,他被乌龟大婶叫醒后,一肚子不高兴...

  • 民间故事猎人和矮子

    从前有一个猎人,他的本领可大了:跑起来象一阵风一样,追得上小鹿;箭射得准极了,一箭就能把飞着的大雁射下来;棍法也很厉害,不管多么凶的野狼,只要一棍子就能把它打倒;要说力气,那更...

  • 民间故事奇树的传说

    川南荣县双溪湖畔,有一旅游休闲景点兰园。园中供奉着一硕大的树墩。此树墩之粗,要三人合抱。墩柱连根,高达四米多。在那树身上,天然地长着数不胜数的突起的包状物。这些包状物中,有似猴...

  • 民间故事古镇传奇

    石坊镇是一座北方古镇,一条小河从镇旁流过,两岸槐树葱茏,槐花盛开的时节河水飘着花香,花谢时水里流着落花,弯弯曲曲,绵延几百里,流向远方……石坊镇十字街马家门前不远处,有座很壮观...

  • 民间故事武罗的音乐与爱情

    天帝轩辕在人间大地上最喜爱的大山有两座:一座是黟山(黄山),一座是青要山(现在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境内)。他常常从昆仑山一直向东来到东方的海边,因为他喜爱大海的辽阔无边,波澜...

  • 民间故事奢侈的伙计

    宣州城里有一家杂货铺,掌柜姓高。高掌柜雇了一位年轻的伙计,名叫彭小根。高掌柜很小气,常常穿着一身打着补丁的衣服。所谓人以群分,彭小根也衣着破旧,可最近,彭小根忽然讲究起来,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