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故事、长见识、明事理
就来故事大全网

故事大全网 / 民间故事 / 新疆和田玉的传说

事从两千多年前开始,一个叫卞和的石匠意外地发现了一块石头。以多年的经验,石匠坚信外表朴实的石头里一定有好玉,就把玉献给了国王。可是国王不相信他的话,还以欺君之罪砍掉了他的双脚。新国王登基后,才发现这的确是一块真正的好玉,就把这块玉称为“和氏璧”,用来纪念那位被冤屈的石匠。和氏璧被制成皇帝的玉玺,代代相传,成为古代中国统治者无上权力的象征。为了争夺和氏璧,引发了多次战争,那么这块现在已难觅其踪的和氏璧究竟是不是新疆的和田玉呢?

素有“玉石之国”美誉的中国是世界上用玉最早、绵延时间最长的国家,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考证:中国玉器诞生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早期,至今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在古代,玉石被看作权力和地位的象征,金缕玉衣就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的葬服,全部用玉片和金线连缀而成。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刘胜金缕玉衣,全套玉衣共用玉片2400多片,据考证,这件金缕玉衣上用的玉就是新疆的和田玉。

和田玉向来都是古代帝王、贵族们争相收藏的宝物,是尊贵地位的象征,也是中国最著名的玉石品种。这块由和田出土的白玉盘来自500年前,由阿拉伯文和波斯文两行铭文刻制而成,有祈祷平安和向往美好生活的寓意。和田玉作为礼物和装饰物等,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和田古时候被称为“于阗”,中国藏语中意为“产玉石的地方”,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也是新疆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现在的和田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个地区,拥有24.7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占新疆总面积的15%。和田地处新疆的最南端,南依昆仑山、北部则深入到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昆仑山是中国名山中最神秘的地方,昆仑之巅就是和田玉的源头。公元282年,河南汲县一座古墓中发现了一批古简,其中有一部分记载了周穆王与西王母交往的一段故事:穆王受到西王母的热情款待,临别时带回去一大批美玉,这些美玉就是今天的和田玉。这段神化传说也许就是最早关于和田玉由西域传入中原的记载。

和氏璧是不是和田玉,成为了中国玉石史上的一桩悬案,但是玉石本身的魅力没有因和氏璧的失踪而有所衰减。当今的和田更因玉石而声名鹊起,无处不为玉文化所包围。北京路上专卖玉石的商店有很多,走在这样的玉石一条街,随时都能看到玩玉的人交流切磋。

在和田玉世界,刁文奎和妻子黎灵绝对是响当当的人物,十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喜爱玉的老刁放弃了原有的一切,专心和妻子搞起了玉石产业。现在两人已是和田市最大玉雕厂的掌舵人,从设计、加工到雕琢成器在这里都能一一实现。因玉而闻名的和田吸引了众多的游人,除了亲眼目睹神秘的玉器雕琢过程,选购几件和田玉雕做收藏也成为很多人的选择。 “千般玛瑙万般玉”,玉的品类很多。在大自然神奇之手的打磨之下,质地细腻、颜色美丽,光泽柔和的矿物和岩石,被人们赋予“玉石”的美称,并因稀少而有了美丽,吉祥,圣洁等多重意味。 一般来说,玉分为硬玉和软玉,硬玉指的是翡翠,中国传统中所谓的美玉则指软玉,作为软玉中不可多得的珍品,不同颜色、质地,价值也有很大差异,主要有白玉和青玉之分,白玉的体积一般不大,但是数量稀少,极为珍贵,白玉中的极品则是羊脂玉,它质地细腻,状似鹅卵,洁白温润,宛若羊脂,目前全世界只有新疆出产,极为难得。

观音,是佛教中著名的四大菩萨之一,更是许多中国人心中美丽、正义的化身,也因其圣洁成为人们供奉在家中祈求平安的吉祥物。此尊观音像所用的玉料就是新疆的和田羊脂玉,质地温润、光泽,与观音高贵典雅的形象相得益彰。

和玉打了十几年的交道,老刁和玉之间有一种说不清的情感,他说,玉是通灵的东西,和很多的和田人一样,老刁的每次外出,都会随身戴上一块玉,有玉在身才觉得踏实。 在老刁数百件收藏品中,一件不大的作品让他情有独衷:一件作品上呈现两种不同的玉质,本身已极为罕见,设计者匠心独具,更增添了这块玉的灵气。两只小天鹅在老刁的收藏里,不是最值钱的,却让老刁爱不释手,常常拿出来把玩。和众多爱玉的人一样,老刁认为玉和人之间有某种玄妙的联系,当然,也有更多的人认为,玉的品性和中国人的理想道德标准十分相似,“宁为玉碎”“冰清玉洁”……

玉石如千里马,也需伯乐发掘。这位名叫肉孜·买买提的老人,便是和田知名的玉石收购专家,已经做了四十多年收玉的工作。这一天和平时工作中一样,肉孜老人来到了一个叫“如遂亚村”的小村落。

夏热帕提一家有五口人,靠丈夫采拣玉石支撑着一家人的生活,这几年随着玉石的价格上涨,他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家里还盖上了新房子。像夏热帕提家一样,拾玉采玉就是这个小山村的主要生活来源。他们的院子里到处都是一堆堆码的整齐的石头,肉孜老人说,这石头就像商店的招牌一样,说明这里有玉石可卖。肉孜老人一家四代都和玉打交道,可谓玉石世家,在他的眼里每一块石头都有它独特的美,需要有缘人去发现它。

夏热帕提把丈夫最新采来的石头给肉孜老人看,她取来一桶水,一瓢一瓢地把石头从头淋到脚,在水的滋润下,石头顿时变得光彩晶莹起来,每一天他们都是用这样的方法保持玉石的润泽,对待它们就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分外珍惜和疼爱。

村里的人与肉孜老人都非常熟悉,他们渴望得到外面世界更多有关和田玉的信息,也希望自己家的玉石能卖个好价钱,这几年和田玉收藏越来越热,玉石的价格也水涨船高。可是真正好的玉石却越来越少,一件精妙的玉石作品更是难得一见。

“天下美玉出和田”,和田玉因出产地的不同分为籽料、山料、和山流水。山料和山流水一般都是从山上开采下来的原生矿石,有棱有角,密度稍差一些。籽料则源于河流之中,经过多年的水流冲刷,表面光滑、质量好、密度高,通常羊脂玉都是籽料。

籽料的出产地与两条河有着密切的关系:玉龙喀什河从和田市经过,这条河以出白玉为主,也叫白玉河;离它不远处的喀拉喀什河以出青玉为主,人们叫它墨玉河,两条河最后都汇聚到和田河,为和田人提供了天然的玉石宝藏。古时候和田人就在这两条河中拣玉、捞玉,更有传奇的“和田踏玉”的说法,即在每年春季或秋季,待昆仑山中的冰雪融化,滚滚的河水夹带着大量的玉石奔腾而下,等到河水下降,和田人便开始踏河捞玉。

实际上,古人在乱石累累的河中可以拣到美玉,主要靠人们的经验。而现在专业的踏玉人已没了踪影,只有附近的居民和四面八方的游客来这里碰碰运气,夏秋过后的河边经常可以见到他们的身影和足迹。经过几千年的拣捞,和田河已经很难采到上好的籽玉了,但这似乎并不影响这些爱玉人的热情。据说就在这段河床曾经发现过两块大羊脂玉,大约有十几公斤,被一个富商以三十万元买走,目前开价已达五百万元。这样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不断在这些拣玉人的上空飞旋。他们也在梦想着突然有一天,幸运会同样降临到自己的头上,可是这种机率实在是太小了……尽管如此,仍有很多人研究玉、琢磨玉、经营玉,甚至很多人自认为是为玉而生。

和田市不愧为玉石之乡,没有到过这里的人根本无法想像玉石对当地经济生活的巨大影响。没有到当地玉石市场去看一看的人,更无法想像玉石给人们带来的那种强烈的诱惑。“巴扎”是市场的意思,“和田玉巴扎”就是指买卖玉的市场。每逢周六,玉巴扎里都是人声鼎沸。买赛地·克里木几乎每周都要来这里一次,做玉石生意两年的他是这里的熟客。每次来到巴扎,他总要先绕着巴扎转一转,了解一下最新的行情。 奇怪的是,无论是采玉人还是收玉人,在巴扎里都把玉石称为石头,石头质地的好坏则直接决定着它的价格高低。和田市是和田玉最大的集散地,市区商店里卖的玉雕做工好,价格也比较高,而巴扎里生意人出售的“石头”,则大部分都是籽料或山料,价格也便宜很多。

在市场里转了一圈儿后,克里木把自己的石头也摆在摊位上,这几年,随着玉石行情的看涨,巴扎里的人也越来越多。克里木说,三十年前一个馕饼就可以换一块玉,即使在十五年前,1公斤顶级羊脂玉价格也只有180元人民币,而十五年后,1公斤羊脂玉的价格则达到了20多万元,价格竟上涨了一千多倍!

玉石被赋予了传奇的色彩,却没有带给这些集市上卖玉人一夜暴富的神话,大多数人和克里木一样,把收过来的石头再卖出去,赚取一些差价。

爱玉的人喜欢盘玉,据说每天像这样盘玉会让玉更加滋润,也有人说这种把玩是和玉石的交流与对话。对众多的玉石收藏者来说,玉是有灵性的东西,而一位玉雕大师却说,玉本身就是有生命的。

全新疆只有七名新疆宝玉石协会评审认定的“玉雕大师”,马学武排名第一。今年48岁的他是回族人,雕玉生涯颇具传奇色彩,和玉石三十四年的不解之缘,让他不仅在乌鲁木齐开了自己的玉器城,还办了专门的玉雕学校,培养年轻的工艺师。俗话说“三分玉,七分雕”,可是过去新疆本地优秀的玉雕师太少了,好的材料都要拿到南方去雕,成了“有玉无器”的状态,马学武希望培养出一支有创新风格、规模较大的玉石加工人才队伍,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疆,了解新疆的和田玉。

马学武的作品大气、粗犷,把新疆的人文景观与和田玉的温润特性很好的结合了起来,玉雕很久以来就被认为是工匠们的“雕虫小计”,但是他却执意认为玉雕是门艺术。现在他把心思都放在了设计上面,他说,拿到一块好料关键是看切的这第一刀,别小看这第一刀,没有二十年的功力是绝对不行的。马学武在选材上也有他的独到之处。

马学武在玉材选料上堪称一绝,在玉雕设计上更让许多专家们刮目相看,有些人看不上的石头,经过他的亲手设计都能做出精品。他的作品获奖无数,可是让他至今仍十分得意的作品却没有几个,这件“八环炉”是个例外,玉雕设计中,炉雕的难度最大,也最能看出一个设计者的水平,这件惊世之作的诞生和他对于玉的理解不无关系。

玉龙喀什河继续着三千年滔滔不息的奔流,从昆仑山巅顺流而下的玉石在河水中静静的呼吸。曾有故事说,有人在这里采到了六年前曾擦肩而过的一块玉石,也有人说,和氏璧就是在这条河里发现的,这条河的玉石和传奇,像谜一样,从来不曾停息过。

猜您喜欢的文章

  • 周扒皮的故事

    民间故事周扒皮的故事

    “周扒皮”是著名作家高玉宝笔下杜撰的“恶霸地主”(出自《半夜鸡叫》),有名的反派男主角。原名为周春富。周扒皮半夜鸡叫故事从前有个地主,名叫周扒皮,他对长工们非常苛刻。长工们从天...

  • 民间故事一碗鸡蛋面

    落潮村的张老太因病瘫痪在床已经很多年了,为了给她治病,家里欠了一屁股的债。为此,她年近七旬的老伴胡振山还要去镇上的施工队打工。张老太和老伴有一个儿子,叫胡聪。老两口好容易将胡聪...

  • 民间故事灵犬黄耳

    这个小故事讲的是关于:灵犬黄耳。魏晋时代,有一个有名的士人名叫陆机。他曾经养了一只善解人意的狗,名字叫“黄耳”。有一次,陆机在京师有急事想要通知家人,,但是却又找不到一位能够信...

  • 民间故事杀猪割年肉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2月2日是农历腊月二十六。俗话说“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杀猪,当然是杀自家养的猪;割肉,是指没养猪的人家到集市上去买过年...

  • 民间故事磨豆腐 接玉皇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据考证,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诗中写到:“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

  • 民间故事一眼人和两眼人

    有一个岛上住着个懒汉叫赛崎,从早到晚都祈祷能不劳而获。一天,他听说邻岛住着些只长了一只眼睛的人,就马上决定拐一个回来,到各处展览赚钱。赛崎说做就做,赶紧赶上一艘船,来到了邻岛。...

  • 民间故事张百万招婿

    话说洛阳城里有一个张家庄,庄里有一个姓张的财主,家有良田千顷、银钱无数,人称张百万。张百万年近六十,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女儿,年方二八,生得那是花容月貌,张百万爱若掌上明珠,一直...

  • 民间故事鬼妹

    从前,有个名叫赵二的人,赌博成性,祖传的家产被他赌得垮杆了,家景越来越不好过。一天晚上,赵二又输了银子,奄奄地往家走,路过一条水沟,上面有个石板桥。赵二看到桥上坐着一个披头散发...

  • 民间故事倒骑毛驴的张果老

    秋风送爽,老顽童铁拐李和小顽童蓝采和,一路行善来到某县城。刚到城隍庙门前,只见有个穿长袍马褂的算命先生,拽着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农不放手:喂喂,老头儿,我给你算了命、破了灾,你就给...

  • 民间故事不幸的商人

    古时候有一个阿拉伯商人在市场上赶上了好买卖,所有的货物都卖完了,钱包里装满了钱。他现在要回去,想在天黑之前赶到家。他把钱包装在旅行袋里,放在马上,骑着走了。中午,他在一个饭店里...

  • 民间故事公孙弘自认“沽名钓誉”

    汉代公孙弘年轻时家庭非常贫穷,后来虽然贵为丞相,但生活依然十分俭朴,吃饭只有一个荤菜,睡觉只盖普通棉被。就因为这样,大臣汲黯向汉武帝参了一本,批评公孙弘位列三公,有相当可观的俸...

  • 民间故事寡妇墙头

    “东面房,西面房,中间隔着一堵墙。两个寡妇东西住,墙头上面常来往。”听了这段顺口溜,就知道村里的两个寡妇是邻居了。大家把住在东头的寡妇叫做东寡妇,把住在西头的寡妇喊成西寡妇。日...

  • 民间故事一身两状元

    康熙年间,沂州府柳河庄的王三玄,父母双亡,家道中落,平日里全靠当财主的叔叔周济度日。他人穷志不短,年方十九就已中举,眼下正在勤奋读书,准备考取进士。这天半夜时分,王三玄正在秉烛...

  • 民间故事神偷

    南宋时,京城临安街市繁华,然而盗贼极多,且神出鬼没,来去无踪,专偷官僚大户人家,官府对他们无能为力。有一个神偷,每次偷了东西,总要用白粉在人家门墙上写“我来也”三个字。一次,“...

  • 民间故事急急忙忙,惹人笑断肠

    乌龟大婶想烙饼,可是却找不到酵母来发面。于是,她就喊正在睡熟的老伴:“快醒醒吧,老乌龟,别睡啦!快去找兔子大婶要点酵母来!”老乌龟正在说梦话呢,他被乌龟大婶叫醒后,一肚子不高兴...

  • 民间故事猎人和矮子

    从前有一个猎人,他的本领可大了:跑起来象一阵风一样,追得上小鹿;箭射得准极了,一箭就能把飞着的大雁射下来;棍法也很厉害,不管多么凶的野狼,只要一棍子就能把它打倒;要说力气,那更...

  • 民间故事奇树的传说

    川南荣县双溪湖畔,有一旅游休闲景点兰园。园中供奉着一硕大的树墩。此树墩之粗,要三人合抱。墩柱连根,高达四米多。在那树身上,天然地长着数不胜数的突起的包状物。这些包状物中,有似猴...

  • 民间故事古镇传奇

    石坊镇是一座北方古镇,一条小河从镇旁流过,两岸槐树葱茏,槐花盛开的时节河水飘着花香,花谢时水里流着落花,弯弯曲曲,绵延几百里,流向远方……石坊镇十字街马家门前不远处,有座很壮观...

  • 民间故事武罗的音乐与爱情

    天帝轩辕在人间大地上最喜爱的大山有两座:一座是黟山(黄山),一座是青要山(现在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境内)。他常常从昆仑山一直向东来到东方的海边,因为他喜爱大海的辽阔无边,波澜...

  • 民间故事奢侈的伙计

    宣州城里有一家杂货铺,掌柜姓高。高掌柜雇了一位年轻的伙计,名叫彭小根。高掌柜很小气,常常穿着一身打着补丁的衣服。所谓人以群分,彭小根也衣着破旧,可最近,彭小根忽然讲究起来,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