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故事、长见识、明事理
就来故事大全网

故事大全网 / 名人故事 / 究竟是谁在向北宋名臣范仲淹泼粪?

范仲淹范仲淹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还是一位大刀阔斧的改革家,宋仁宗时的“庆历新政”就是他首倡的,不仅如此,老范在戍边过程中,军事上也多有建树,最终使雄心勃勃的西夏人在边境上终无所作为,使宋夏恢复了和谈,危如卵翼的西北局势得以转危为安,为大宋子民和平安宁的幸福生活做出了突出贡献。

范仲淹

范仲淹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还是一位大刀阔斧的改革家,宋仁宗时的“庆历新政”就是他首倡的,不仅如此,老范在戍边过程中,军事上也多有建树,最终使雄心勃勃的西夏人在边境上终无所作为,使宋夏恢复了和谈,危如卵翼的西北局势得以转危为安,为大宋子民和平安宁的幸福生活做出了突出贡献。后代的大儒在论及宋朝人物时,多以范仲淹为第一。

今人知道范仲淹,缘于他给后人留下的千古传诵的名篇《岳阳楼记》,以及其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做为一个北宋时期的官僚代表,能有这样深刻的忧国忧民思想,实在是难得,简直可以媲美国人今天挂在口头上的“为人民服务”了。即使是这样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物,其生前死后,也多遭人毁誉,有关范仲淹的这段公案出现在北宋梅尧臣所作的《碧云瑕》一书中。

文中的范仲淹与我们熟知的那个为政清廉,刚直不阿,体恤民情,力主改革的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人物判若两人,原文这样写道:范仲淹喜欢结交群小,这些人为其摇旗呐喊,又善于笼络一些小有名气的人为其羽翼,故而声誉日隆,在其结党营私下,一步步走上了政治权力的中心,官拜参知政事(即宋朝宰相)。宋仁宗即位后,对于手下大臣非常熟悉,也知道范仲淹并没有多大本事,颇有些瞧不起他。为了考察范仲淹的能力,皇帝亲自给他下了一个套,私下里让其面赠治国方略,看看他究竟有无真才实学。范仲淹以策论进献皇帝,果然言之空洞,一无所长。皇帝御览之后,冷笑数声“不过老生常谈,官样文章而已”。于是下令范仲淹把中枢位置让出来,把他贬谪到河东任陕西宣抚使,此后多年不曾起用,其先后辗转邓、青、杭三州任地方官,范仲淹在地方任职期间,专事野游(古代驴友),不务正业,其执政方略实在荒谬可笑。之所以落魄到如此地步,是因为他自认为做了国务院总理(执政)以后,皇帝讨厌他平日做派,所以不再招揽群小,笼络名士,没有了这些人的鼓噪呐喊和想办法出主意,其不学无术的丑恶行径得以完全暴露出来。

说实话,习惯了青史上范老的正人君子形象,猛然看到这段文字,着实让人吃惊不小,不会吧?老范同志竟然在当时同为名臣、诗人、文学家的梅尧臣眼里会是这样一个猥琐不堪、不学无术的官场混混,这还是我们所熟知的那个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居庙堂之高则为治世之能臣的范文正公吗?俗话说,揭人不揭短,打人不打脸,在《碧云瑕》这本宋人笔记里还有更猛的暴料,说范仲淹少年时代家庭非常贫困,为了摆脱困境,颇有心计的小范结交了当时财大气粗的官员范仲尹并自命为其族弟,互为援手。范仲淹在及弟中举之前,本名朱说,自此改朱为范。后来做了谏官,因攻击当时朝廷的重臣吕许公而获罪,范仲尹也遭到贬逐。范仲尹因为在宰相衙门探听消息,私下透露给范仲淹,因此手握重权的吕许公将其贬为最低职级官员,仲尹自此家道中落。此人原本非常富有,但已经被范仲淹挥霍无度给糟蹋光了,自范仲尹贫穷后,范仲淹再无接济之心。

梅尧臣何许人也?竟然对范仲淹如此鄙薄,象这样触目惊心的攻讦之词竟然堂而皇之的流传于世上,且范文正公的后代们也不以为忤,要知道老范了得,他的儿子更不是孬种,老范的儿子范纯仁后来也做过当朝宰相。梅尧臣,字圣俞,人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诗人。与范仲淹生活在同一时代,但二人并没有同朝为官,梅尧臣一直做的是主簿、县令等低级官职,直到50岁时才被宋仁宗赐为同进士,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职三品,相当于现在的部委副部长),并参与编撰《新唐书》,此人为人诚厚,为官清廉且亲民惠民,在地方任职期间很有政绩,其诗词创作亦具有极高声望。梅尧臣入值中央时,范仲淹已经因新政失败而被免职贬入基层任市长一级官员。按照梅尧臣人品与行事风格,似乎不该与范仲淹这位在朝在野都有极高声望的名臣发生龃龉,更有可能的是两人应该惺惺相惜才对。

关于范仲淹的相关文章

范仲淹与豆瓣汤

范仲淹心系苍生

范仲淹的家风

范仲淹“先忧后乐”

范仲淹实行新政

范仲淹断齑划粥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范仲淹划粥断齑的故事

浏览更多关于的文章

猜您喜欢的文章

  • 名人故事关于聪明的人的故事

    一位哲学家对一个学者说:“如果有人问你问题,你不要马上回答,因为这是很愚蠢的,只有聪明的人才会想一下才回答。”学者问:“你确定你也是这样吗?”“是的”。哲学家马上回答。...

  • 名人故事乾隆剃头的故事

    今天给大家讲一段潜龙剃头。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路过天津卫天晚就住在龙亭行宫里,转天清早起来。乾隆问随从太监,今天是什日子?太监说启禀皇上,今儿个是二月二。乾隆听很高兴,好,今天...

  • 名人故事隋炀帝修大运河

    隋炀帝杨广是隋文帝第二个儿子,以“暴君”之称在历史上留下了臭名。隋文帝对子女要求很严,当他发现太子杨勇生活奢侈,喜欢讲排场,就教训道:“从古到今,生活奢侈的帝王,没有一个能够坐...

  • 名人故事皇尊

    刘邦当了大汉皇帝后,樊哙和夏侯婴一帮人自居是有功之臣,每次入宫赴宴,总是拿刘邦以前的事儿说笑取乐,次数多了,刘邦觉得很没面子,可又不好翻脸。这帮哥们跟随刘邦打天下之前,出身都很...

  • 名人故事死物不可免

    汉文帝刘恒驾临北岳恒山,兴致颇高。有近臣奏曰,讳恒山当改名为常山。刘恒一听,是这个道理,大笔一挥,恒山变成了常山。山不可免,城也不可免。南京曾名建邺,司马邺登基后改为建康;玄武...

  • 名人故事阿尔弗烈德大王

    公元8世纪的时候,英国还是诸侯割据的局面。当时处于霸主地位的默西亚王国,被新崛起的西塞克斯王国打败了,西塞克斯王国成为新的霸主。西塞克斯王国的王位从撤克逊人定居的时候开始,就一...

  • 名人故事清圣祖康熙皇帝简介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

  • 名人故事“末代皇帝”与“熊一枪”

    1961年,辛亥革命50周年,北京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活动,熊秉坤为全国筹委。9月30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宴。席间,清王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也应邀到会,他高...

  • 名人故事宋孝宗:这个皇帝有点囧

    赵慎在登上皇帝宝座之前,已经在皇宫里苦熬了30年。时隔多年以后,宋孝宗赵慎都会清晰地想起他第一次进皇宫的情形。那时候,他才6岁。当他被父亲牵着手,慢慢的走进森严壮观的皇宫时,心...

  • 名人故事朱元璋借情诱敌

    元朝末年,各地起义军风起云涌,混战多年,最后只剩下朱元璋、陈友谅等几支大队伍。陈友谅为了吞掉朱元璋,勾结朝廷太尉张士诚,向朱元璋占据的建康(今江苏南京)进攻。但陈友谅与朱元璋打...

  • 名人故事康熙吃巧克力

    1705年,罗马教皇十一世派遣使节多罗到中国传教。第二年,多罗到了北京,住进故宫。康熙皇帝对西方文化非常感兴趣,每有洋人来华,都要接见盘桓一番,了解西方的政治和科学技术。多罗这...

  • 名人故事发明家的小故事简短

    爱迪生爱迪生出生在美国的一个农民家庭,母亲是一位乡村教师。爱迪生在童年时代就很爱动脑筋,好奇心个性强,而且什么事都想亲自试试。有一次,他看见母鸡在卿蛋,觉得很好奇,于是也搂一堆...

  • 名人故事明成祖问讲官

    这篇文章写出了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小人逞才而无耻,君子守道而无欲。”守道而无欲则才不显也,呈才而无耻则示其能也,设天下无大碍,则以不显才之君子对示其能之小人,则似君子也作无能之...

  • 名人故事汉世宗二十五项突破性历史首创

    汉世宗(汉武帝刘彻)像汉世宗,即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汉族,是汉王朝的第7位天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民族英雄。刘彻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子、汉太宗...

  • 名人故事施耐庵巧辞拒聘

    施耐庵先于元朝,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关系很好。张士诚一直在招兵买马,想推翻元朝,并把卞元亨作为自己的先锋。张士诚倾慕施耐庵的名声,派人聘他到军队中做事,施耐庵未加理睬,张士诚就自...

  • 名人故事纪晓岚佛前释笑

    一天,清代大学者纪晓岚陪同乾隆皇帝游大佛寺。君臣二人来到天王殿,但见殿内正中一尊大肚弥勒佛,袒胸露腹,正在看着他们憨笑。乾隆问:“此佛为何见朕笑?”纪晓岚从容答道:“此乃佛见佛...

  • 名人故事刘伯温和朱元璋作对联

    当年朱元璋起义的时候,在太平县被元朝军队打败,逃到“千亩田”的地方继续招兵买马,心灰意懒。军师刘伯温就趁一同吃酒的时候,作对句来鼓励他。第一回,朱元璋看见千亩田天寒地冻,滴水成...

  • 名人故事郑板桥审麻棵

    郑板桥在山东范县任知县时,有年遇大旱,农民粮食大面积减产,乞讨的穷人随处可见。这天,在通往县城的大道上来了十几辆马车,拉着成捆的羊皮,旁边有武师骑马护送。正当他们人困马乏时,忽...

  • 名人故事杨继盛的“巧对”佳话故事

    杨继盛是明代一位以“巧对”著称的名人。出生于河北容城,嘉靖进土。相传他“每作对,人辄称善”。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很多他的巧对佳话。传说,杨继盛刚刚入私塾读书的时候,有一天,来了一...

  • 名人故事尉迟恭造寺

    尉迟恭,唐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同时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他为了感恩佛祖的庇佑和祝福,决定在一座山上修建一座宏伟的寺庙。故事发生在唐朝开元年间,当时尉迟恭已经是一位威名远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