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故事、长见识、明事理
就来故事大全网

故事大全网 / 名人故事 / 汉文帝及其霸陵之谜

说起白鹿原,人们莫不被陈忠实先生笔下的《白鹿原》所感染。《白鹿原》一书的横空而出,使得历史久远的白鹿原更加声名鹊起,引得更多的文人雅士、外乡游子登临白鹿原,论古谈今,寄情白鹿。白鹿原又名霸陵原,因汉文帝与其母薄太后,其妻窦太后长眠于白鹿原上,汉文帝陵为霸陵。霸陵就位于灞河西岸白鹿原北坡形似方锥的“凤凰嘴”(今西安市灞桥区灞陵乡毛窑院村),因山为陵,凿洞为玄宫,其中间以石砌筑,坚固异常,这样的建筑比平地而起的咸阳原上的汉陵可能要省工省时的多。霸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依山凿穴为玄宫的帝陵,对六朝及唐代依山为陵的建制影响极大。霸陵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周围三百丈”,被国外汉学家誉为“东方的金字塔”。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李白这首著名的《忆秦娥》词,打开了人们久已尘封的记忆。词中提到的霸陵就是汉文帝刘恒的陵墓,地处灞河之滨的白鹿原北端,就其水名为陵号。霸陵园附近有一个叫村叫毛窑院村,这个村子的村民绝大部分都姓毛,他们的繁衍生息和霸陵就有着直接的关系。据村民们讲,他们的祖辈都是给汉文帝烧陪葬品的窑工,陵墓建成以后就在这里落脚居住下来,这个村子其中还有两户人家是给汉文帝守陵的。

刘桓(前202—前157),(见盘01汉文帝)汉高祖中子,母薄姬。前196年刘邦镇压陈豨叛乱后,封刘桓为代王。高祖死后,吕后专权,诸吕掌握了朝廷军政大权。前180年,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大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桓入京为帝,是为汉文帝。。

文帝初临天下鉴于时势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首先,对外安抚南越、北和匈奴,通关梁,不异远方;对内与民生息,躬行俭约,发展农务,以德化民。尤其文帝除诽谤,去肉刑,赏赐长老,收抚孤独,以育群生,减嗜欲,不受献,不私其利,罪人不帑,不诛无罪。由于这一系列政策的有效推行和实施,使得在楚汉之争创伤的社会渐以恢复,天下饱受战乱之苦的黎民得以安居生息。海内殷富,兴于礼义。以致到景帝时出现了“都鄙廪庾皆满,府库余货材。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到腐败不可食,众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天下大安,人人自爱重犯法,先行义而后绌辱焉”的治世局面。为汉家四百年的天下积下了沉厚的基础,这一切皆源于汉文帝的开创之功。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西汉文帝、景帝两代40年左右的时间,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呈现“盛世”之象,史称“文景之治”。

白鹿原是黄土台原,位于西安城区东南部,南依终南山,北临灞河,居高临下。因传说周平王迁都洛阳途中,曾见原上有白鹿游弋而得名。

汉文帝原本应该在咸阳原上,而不是白鹿原。

西汉王朝是一个崇尚厚葬的时代,十一个帝王(吕后称制时代的前、后少帝,王莽摄政期间的孺子婴不在其内)共修建了十一座帝王陵,有九座分布在咸阳原上。今天,从高空俯瞰,这九座帝王陵如同金字塔一般,矗立在古老的黄土台原上,诉说着一个伟大王朝的存在。然而,作为这个王朝中最伟大的帝王之一,汉文帝却远离自己的父祖子孙,孤零零地独守在白鹿原上。

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第四子,皇位跟他没有多大关系,就从他的封地足见老父亲刘邦对这个儿子没有太深厚的感情。刘恒封代王,封地在旧赵国北部代郡一带,这是当时汉王朝直面北方强大匈奴汗国的最前沿阵地。当年,刘邦遭遇白登之围,就在代国境内。

刘恒同父异母的哥哥刘盈是皇太子,在高祖刘邦去世后继承皇位。可惜,刘盈早逝。其母吕雉大权在握,先后立了两个幼子为帝。吕雉死后,功臣集团联合刘姓皇族诛灭了吕氏家族。原本远居北方,在朝廷毫无根基的代王刘恒,却被意外地拥立为帝。

意外登上皇位的汉文帝刘恒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立独行”的君主。

西汉王朝是在秦末农民起义的烽烟中建立起来的。秦,曾经无比强大,它成功地将整个国家打造成了一部高效运作的战争机器。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秦军“追亡逐北”,令六国“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表现出来的是坚不可摧、无往而不胜的强悍气势。然而,如此不可一世的强秦竟然二世而亡。汉承秦制,但汉初的统治者却时时刻刻以秦为戒,生怕重蹈强秦覆辙。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出现了。

“文景之治”的“文”即指汉文帝。汉文帝在位二十三年,以仁孝治天下,自己克勤克俭,最宠爱的慎夫人衣不曳地,“以示敦朴,为天下先”。不过,皇帝和后妃们有多节俭,其实不是特别重要。重要的是,他给自己治下的百姓创造了多大的生存空间。

田租是古代中国政府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汉初之时,国家法定的税额为“十五税一”,而汉文帝时代只需要缴纳一半,即三十税一。而且,汉文帝还数度全部免掉田租,前后加起来有十一年之久。这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时代是绝无仅有的一次。

国家大幅度减免田租,政府并没有因此变得拮据贫穷,而整个社会却出现了极度繁荣富庶的局面。汉文帝执政的二十三年,至少让我们看到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疆域辽阔、人口繁滋,有如此众多的户籍以供养赋税,即便赋税极轻极少,供养一个政府,也绰绰有余。

这是一种“小政府、大民生”的国家治理模式。当统治者清静无为,给予民众更多的自由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时,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吃苦耐劳的民族具有怎样惊人的创造力。“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此时的汉王朝欣欣向荣。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崩于未央宫”,下诏“薄葬”。他将自己的陵墓选在了白鹿原上,而非父亲刘邦、哥哥刘盈已经归葬的咸阳原。

关于汉文帝为何将初陵选在白鹿原上,有专家分析认为,这源自西汉帝陵实行的“昭穆制度”。刘恒与刘盈乃兄弟,汉惠帝刘盈已经葬入了咸阳原的皇家陵区中,所以,汉文帝刘恒只能选择咸阳原以外的地方归葬。但也有专家认为,西汉帝陵并未实行“昭穆制度”,汉文帝选择白鹿原纯粹出于个人喜好。

1 2

猜您喜欢的文章

  • 名人故事关于聪明的人的故事

    一位哲学家对一个学者说:“如果有人问你问题,你不要马上回答,因为这是很愚蠢的,只有聪明的人才会想一下才回答。”学者问:“你确定你也是这样吗?”“是的”。哲学家马上回答。...

  • 名人故事乾隆剃头的故事

    今天给大家讲一段潜龙剃头。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路过天津卫天晚就住在龙亭行宫里,转天清早起来。乾隆问随从太监,今天是什日子?太监说启禀皇上,今儿个是二月二。乾隆听很高兴,好,今天...

  • 名人故事隋炀帝修大运河

    隋炀帝杨广是隋文帝第二个儿子,以“暴君”之称在历史上留下了臭名。隋文帝对子女要求很严,当他发现太子杨勇生活奢侈,喜欢讲排场,就教训道:“从古到今,生活奢侈的帝王,没有一个能够坐...

  • 名人故事皇尊

    刘邦当了大汉皇帝后,樊哙和夏侯婴一帮人自居是有功之臣,每次入宫赴宴,总是拿刘邦以前的事儿说笑取乐,次数多了,刘邦觉得很没面子,可又不好翻脸。这帮哥们跟随刘邦打天下之前,出身都很...

  • 名人故事死物不可免

    汉文帝刘恒驾临北岳恒山,兴致颇高。有近臣奏曰,讳恒山当改名为常山。刘恒一听,是这个道理,大笔一挥,恒山变成了常山。山不可免,城也不可免。南京曾名建邺,司马邺登基后改为建康;玄武...

  • 名人故事阿尔弗烈德大王

    公元8世纪的时候,英国还是诸侯割据的局面。当时处于霸主地位的默西亚王国,被新崛起的西塞克斯王国打败了,西塞克斯王国成为新的霸主。西塞克斯王国的王位从撤克逊人定居的时候开始,就一...

  • 名人故事清圣祖康熙皇帝简介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

  • 名人故事“末代皇帝”与“熊一枪”

    1961年,辛亥革命50周年,北京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活动,熊秉坤为全国筹委。9月30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宴。席间,清王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也应邀到会,他高...

  • 名人故事宋孝宗:这个皇帝有点囧

    赵慎在登上皇帝宝座之前,已经在皇宫里苦熬了30年。时隔多年以后,宋孝宗赵慎都会清晰地想起他第一次进皇宫的情形。那时候,他才6岁。当他被父亲牵着手,慢慢的走进森严壮观的皇宫时,心...

  • 名人故事朱元璋借情诱敌

    元朝末年,各地起义军风起云涌,混战多年,最后只剩下朱元璋、陈友谅等几支大队伍。陈友谅为了吞掉朱元璋,勾结朝廷太尉张士诚,向朱元璋占据的建康(今江苏南京)进攻。但陈友谅与朱元璋打...

  • 名人故事康熙吃巧克力

    1705年,罗马教皇十一世派遣使节多罗到中国传教。第二年,多罗到了北京,住进故宫。康熙皇帝对西方文化非常感兴趣,每有洋人来华,都要接见盘桓一番,了解西方的政治和科学技术。多罗这...

  • 名人故事发明家的小故事简短

    爱迪生爱迪生出生在美国的一个农民家庭,母亲是一位乡村教师。爱迪生在童年时代就很爱动脑筋,好奇心个性强,而且什么事都想亲自试试。有一次,他看见母鸡在卿蛋,觉得很好奇,于是也搂一堆...

  • 名人故事明成祖问讲官

    这篇文章写出了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小人逞才而无耻,君子守道而无欲。”守道而无欲则才不显也,呈才而无耻则示其能也,设天下无大碍,则以不显才之君子对示其能之小人,则似君子也作无能之...

  • 名人故事汉世宗二十五项突破性历史首创

    汉世宗(汉武帝刘彻)像汉世宗,即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汉族,是汉王朝的第7位天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民族英雄。刘彻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子、汉太宗...

  • 名人故事施耐庵巧辞拒聘

    施耐庵先于元朝,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关系很好。张士诚一直在招兵买马,想推翻元朝,并把卞元亨作为自己的先锋。张士诚倾慕施耐庵的名声,派人聘他到军队中做事,施耐庵未加理睬,张士诚就自...

  • 名人故事纪晓岚佛前释笑

    一天,清代大学者纪晓岚陪同乾隆皇帝游大佛寺。君臣二人来到天王殿,但见殿内正中一尊大肚弥勒佛,袒胸露腹,正在看着他们憨笑。乾隆问:“此佛为何见朕笑?”纪晓岚从容答道:“此乃佛见佛...

  • 名人故事刘伯温和朱元璋作对联

    当年朱元璋起义的时候,在太平县被元朝军队打败,逃到“千亩田”的地方继续招兵买马,心灰意懒。军师刘伯温就趁一同吃酒的时候,作对句来鼓励他。第一回,朱元璋看见千亩田天寒地冻,滴水成...

  • 名人故事郑板桥审麻棵

    郑板桥在山东范县任知县时,有年遇大旱,农民粮食大面积减产,乞讨的穷人随处可见。这天,在通往县城的大道上来了十几辆马车,拉着成捆的羊皮,旁边有武师骑马护送。正当他们人困马乏时,忽...

  • 名人故事杨继盛的“巧对”佳话故事

    杨继盛是明代一位以“巧对”著称的名人。出生于河北容城,嘉靖进土。相传他“每作对,人辄称善”。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很多他的巧对佳话。传说,杨继盛刚刚入私塾读书的时候,有一天,来了一...

  • 名人故事尉迟恭造寺

    尉迟恭,唐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同时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他为了感恩佛祖的庇佑和祝福,决定在一座山上修建一座宏伟的寺庙。故事发生在唐朝开元年间,当时尉迟恭已经是一位威名远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