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故事、长见识、明事理
就来故事大全网

故事大全网 / 名人故事 / 胡适的另一面

“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人侵占东北,全国人民群情激昂,纷纷要求政府与日本绝交,对日宣战。他却于此时站出来唱低调,泼凉水,主张冷静应对,与日本直接交涉,为了保全东北主权,不惜屈辱地承认日本开列的五大条件。

这不是汉奸是什么?

1933年,日本人打到热河,对华北虎视眈眈,有血性之士着文号召与日本一拼!而他,却拍案而起:“如果这才是救国,亡国又是什么?”“如果这叫做作战,我情愿亡国,也不愿学着这壮语作战!”

两年后,他居然跟侵略者日本勾搭,在日本报刊发表文章,提醒日本人不要轻视四亿中国人的仇恨,不要因轻举妄动而毁灭日本民族光荣的过去和伟大的前途。

再两年后,“七七事变”爆发,全国军民正待奋起抗战之时,他竟同汪精卫、周佛海、高宗武等人搞在一起,大唱低调,企图尽最后的和平努力。以至于八月七日的南京中央国防会议上,国军参谋总长程潜指名道姓大骂其为汉奸!

确实,这样的人不是汉奸,谁是汉奸?

然而,这个汉奸对中国抗战的贡献,却远远超过了许多慷慨激昂纸上谈兵的“爱国”义士们。正是他,在国家危难之际,毅然放弃自己极端珍视的超然独立地位,应召出任中国驻美国大使。他称自己“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全部心力投入了争取美国支持中国抗战的工作。

拖美国下水,正是他早在1935年,即全面抗战爆发的两年以前,就已经定下的策略。这年6月下旬,他连续给当时的教育部部长王世杰写了三封信,谋划抗日策略,并托后者转达蒋介石。他对世界局势作了两个基本判断:

第一个判断是,在最近期间,日本独霸东亚,为所欲为,中国无能抵抗,世界无能制裁,这是毫无可疑的眼前的局势。第二个判断是,在不很远的将来,太平洋上必有一场最惨的国际大战,可以作我们翻身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的敌人的霸权消灭。这也是不很可疑的。

以此作为基点,他提出两个可能的方案。第一个方案是与日本公开交涉,作有代价的让步,解决一切悬案,原则为换取十年和平,争取时间解决国内武装割据,同时发展经济,整军备武,积累本钱,以便在将来的国际大战中一举翻身。

“倘辱而不能全,不能得十年的和平,则不免于一战。”于是有第二个方案的提出,此即苦战四年的计划。

苦战的目的,不是凭中国自身实力独自战胜日本,而在于加速那个“不很远的将来”的国际大战的实现,促使中日战争演变成国际大战。他指出:“只有这样,可以促进太平洋国际战争的实现,也许等不到三四年,但我们必须要准备三四年的苦战。

两年之后,历史正好按照他这里所设想的第二方案展开,而这其中,也有他本人做出的不懈努力与不小的贡献。

然而,最令人感佩不已的,还不是他的预见力,而是他对国家民族极端负责任的精神,是他在群情汹涌主战的时候敢于主和当“汉奸”的勇气。

与汪精卫相比,他毫无争权夺利的私心,也不像汪精卫那样对中国前途悲观失望。对于中国最后的翻身,他始终充满信心。1935年,在举国趋于消沉之时,他公开站出来,呼吁大家反对华北特殊化,以致被日本军方视为“一二·九”学生运动背后的黑手。当抗战全面展开,中国人已经付出惨重代价之后,他更是成了坚决的主战派,正式与汪精卫分道扬镳。因为代价已经付出,只有坚持到底,才不致前功尽弃。当汪精卫发出艳电投向日本怀抱之时,他却提醒政府,现在是和比战难百倍,我们已经逼上梁山,除了苦撑待变,别无他途。

这就是他,一位曾经遭人唾骂的汉奸,一位真正的爱国者。

他的名字叫胡适。

关于胡适的相关文章

关于胡适的小故事_胡适的励志故事

胡适名言

哲理故事:差不多先生传胡适

黄侃反对胡适学说并辱骂之

胡适成立“怕太太协会”

胡适的幽默

开风气之先-胡适

猜您喜欢的文章

  • 名人故事关于聪明的人的故事

    一位哲学家对一个学者说:“如果有人问你问题,你不要马上回答,因为这是很愚蠢的,只有聪明的人才会想一下才回答。”学者问:“你确定你也是这样吗?”“是的”。哲学家马上回答。...

  • 名人故事乾隆剃头的故事

    今天给大家讲一段潜龙剃头。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路过天津卫天晚就住在龙亭行宫里,转天清早起来。乾隆问随从太监,今天是什日子?太监说启禀皇上,今儿个是二月二。乾隆听很高兴,好,今天...

  • 名人故事隋炀帝修大运河

    隋炀帝杨广是隋文帝第二个儿子,以“暴君”之称在历史上留下了臭名。隋文帝对子女要求很严,当他发现太子杨勇生活奢侈,喜欢讲排场,就教训道:“从古到今,生活奢侈的帝王,没有一个能够坐...

  • 名人故事皇尊

    刘邦当了大汉皇帝后,樊哙和夏侯婴一帮人自居是有功之臣,每次入宫赴宴,总是拿刘邦以前的事儿说笑取乐,次数多了,刘邦觉得很没面子,可又不好翻脸。这帮哥们跟随刘邦打天下之前,出身都很...

  • 名人故事死物不可免

    汉文帝刘恒驾临北岳恒山,兴致颇高。有近臣奏曰,讳恒山当改名为常山。刘恒一听,是这个道理,大笔一挥,恒山变成了常山。山不可免,城也不可免。南京曾名建邺,司马邺登基后改为建康;玄武...

  • 名人故事阿尔弗烈德大王

    公元8世纪的时候,英国还是诸侯割据的局面。当时处于霸主地位的默西亚王国,被新崛起的西塞克斯王国打败了,西塞克斯王国成为新的霸主。西塞克斯王国的王位从撤克逊人定居的时候开始,就一...

  • 名人故事清圣祖康熙皇帝简介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

  • 名人故事“末代皇帝”与“熊一枪”

    1961年,辛亥革命50周年,北京举行了隆重的庆祝活动,熊秉坤为全国筹委。9月30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宴。席间,清王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也应邀到会,他高...

  • 名人故事宋孝宗:这个皇帝有点囧

    赵慎在登上皇帝宝座之前,已经在皇宫里苦熬了30年。时隔多年以后,宋孝宗赵慎都会清晰地想起他第一次进皇宫的情形。那时候,他才6岁。当他被父亲牵着手,慢慢的走进森严壮观的皇宫时,心...

  • 名人故事朱元璋借情诱敌

    元朝末年,各地起义军风起云涌,混战多年,最后只剩下朱元璋、陈友谅等几支大队伍。陈友谅为了吞掉朱元璋,勾结朝廷太尉张士诚,向朱元璋占据的建康(今江苏南京)进攻。但陈友谅与朱元璋打...

  • 名人故事康熙吃巧克力

    1705年,罗马教皇十一世派遣使节多罗到中国传教。第二年,多罗到了北京,住进故宫。康熙皇帝对西方文化非常感兴趣,每有洋人来华,都要接见盘桓一番,了解西方的政治和科学技术。多罗这...

  • 名人故事发明家的小故事简短

    爱迪生爱迪生出生在美国的一个农民家庭,母亲是一位乡村教师。爱迪生在童年时代就很爱动脑筋,好奇心个性强,而且什么事都想亲自试试。有一次,他看见母鸡在卿蛋,觉得很好奇,于是也搂一堆...

  • 名人故事明成祖问讲官

    这篇文章写出了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小人逞才而无耻,君子守道而无欲。”守道而无欲则才不显也,呈才而无耻则示其能也,设天下无大碍,则以不显才之君子对示其能之小人,则似君子也作无能之...

  • 名人故事汉世宗二十五项突破性历史首创

    汉世宗(汉武帝刘彻)像汉世宗,即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汉族,是汉王朝的第7位天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民族英雄。刘彻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十子、汉太宗...

  • 名人故事施耐庵巧辞拒聘

    施耐庵先于元朝,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关系很好。张士诚一直在招兵买马,想推翻元朝,并把卞元亨作为自己的先锋。张士诚倾慕施耐庵的名声,派人聘他到军队中做事,施耐庵未加理睬,张士诚就自...

  • 名人故事纪晓岚佛前释笑

    一天,清代大学者纪晓岚陪同乾隆皇帝游大佛寺。君臣二人来到天王殿,但见殿内正中一尊大肚弥勒佛,袒胸露腹,正在看着他们憨笑。乾隆问:“此佛为何见朕笑?”纪晓岚从容答道:“此乃佛见佛...

  • 名人故事刘伯温和朱元璋作对联

    当年朱元璋起义的时候,在太平县被元朝军队打败,逃到“千亩田”的地方继续招兵买马,心灰意懒。军师刘伯温就趁一同吃酒的时候,作对句来鼓励他。第一回,朱元璋看见千亩田天寒地冻,滴水成...

  • 名人故事郑板桥审麻棵

    郑板桥在山东范县任知县时,有年遇大旱,农民粮食大面积减产,乞讨的穷人随处可见。这天,在通往县城的大道上来了十几辆马车,拉着成捆的羊皮,旁边有武师骑马护送。正当他们人困马乏时,忽...

  • 名人故事杨继盛的“巧对”佳话故事

    杨继盛是明代一位以“巧对”著称的名人。出生于河北容城,嘉靖进土。相传他“每作对,人辄称善”。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很多他的巧对佳话。传说,杨继盛刚刚入私塾读书的时候,有一天,来了一...

  • 名人故事尉迟恭造寺

    尉迟恭,唐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同时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他为了感恩佛祖的庇佑和祝福,决定在一座山上修建一座宏伟的寺庙。故事发生在唐朝开元年间,当时尉迟恭已经是一位威名远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