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故事、长见识、明事理
就来故事大全网

故事大全网 / 历史故事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七大宫廷政变

一、西汉“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又称作七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汉初期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的一次叛乱,以吴王刘濞为首,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统领的六个王国参与。

当时,由于天子奉行黄老之道“无为而治”,使刘姓宗室诸侯的势力日益壮大,于是骄纵起来,处处与朝廷对抗。

汉文帝时期已感到同姓藩国的威胁,便开始了削弱诸侯势力的行动。到汉景帝初年,全面实行削藩政策,引来那些早就想反叛的诸侯王们的不满,尤其是吴王刘濞。因为汉景帝还是皇太子时,因细故纷争用棋盤击死了吴王的世子。

七国之乱

刘濞(前216年-前154年),为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侄子,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被刘邦封为吴王。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正月,削吴诏书一到,刘濞凭借他的实力,即在广陵(现江苏扬州市)招兵买马,联合其他不满国家削减他们权力的六个王国,打着“诛晁错,发稷社”的旗号起兵反叛,欲夺景帝帝位,历史上称为七国之乱。

诛晁错,发稷社

景帝在众臣的压迫下被迫腰斩了晁错,而七国之乱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吴王还自立为皇帝。叛军至梁国(治今河南商丘),为景帝之弟梁王刘武所阻,景帝无奈之下只得派太尉周亚夫、大将军窦婴率军镇压,用了3个月的时间,终于平定了七国之乱。

刘濞逃到东越,为东瓯王所杀。其余六王皆畏罪自杀,七国都被废除。而且汉景帝又借机削落诸侯国领土和把诸侯任免官吏的权利收回,自此,诸侯名义上是封君,但已失去政权了,为后来汉武帝继续清除地方王国的势力奠定了好的基础。

二、西晋“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是西晋时期司统治阶层马氏同姓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爆发的内部混战,前后历时16年(291-306年)之久,我国历史上空前的大内讧,并引发了亡国和近300年的动乱。历时16年之久的内乱。

这场权利角逐中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这场动乱从宫廷内权力斗争开始,而后引发战争,祸及社会,造成了较大的破坏,也加剧了西晋的统治危机,中国进入“五胡乱华”时代,成为西晋迅速灭亡的重要因素。

而当时的痴呆皇帝司马衷则成了权力争斗全过程一个实实在在的傀儡玩物,这可以说是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选定的接班人是其一生最大的败笔!

八王之乱

太熙元年(290年)晋武帝临终时命弘农大姓出身的车骑将军、杨皇后杨芷的父亲杨骏为太傅、大都督,掌管朝政。继立的晋惠帝司马衷痴呆低能,即位后,皇后贾南风为了让自己的家族掌握政权,于永平元年(291年)与楚王司马玮合谋,发动禁卫军政变,杀死杨骏,而政权却落在汝南王司马亮和元老卫瓘手中。

继立的晋惠帝司马衷痴呆低能

贾后政治野心未能实现,当年六月,又使楚王司马玮杀汝南王司马亮,然后反诬楚王司马玮矫诏擅杀大臣,将司马玮处死。贾后遂执政,于元康九年废太子司马遹,次年杀之。不久,统领禁军的赵王司马伦(司马懿第九子)联合齐王司马冏起兵杀贾后。永宁元年(301年),赵王司马伦废惠帝自立。

司马伦篡位后,齐王司马冏起兵讨伦,成都王司马颖与河间王司马颙举兵响应,迎惠帝复位,杀死赵王司马伦。之后,惠帝司马衷即成为势力强者或捷足先登者挟持对象,以他皇帝身份和名义号令天下。而且都城也忽东忽西,一会儿洛陽,一会儿长安。

直到永兴三年(305年),东海王司马越从山东起兵进攻关中,击败河间王司马颙,攫取朝纲,一场乱战总算终结。光熙元年(306年),司马越迎惠帝回洛陽,但他这位傀儡皇帝在这场大乱中苦不堪言,身心打手伤害;当年十一月,司马衷突然吃面饼中毒而死,终年48岁,据史学家分析,乃东越王司马越下的毒手。

三、唐朝“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的天策上将、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大内皇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结果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得立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

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儿子李世民的支持下晋陽起兵。义宁二年(618年)五月,李渊篡隋称帝,定国号为唐,并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封李元吉为齐王。

玄武门之变

天下平定后,李渊宠妃怠政,产生了一系列不良后果。李渊想使太子、秦王、齐王各谋其位,相安无事,结果相反的是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为了皇位明争暗斗,你死我活。而太子面对功名日盛的李世民,意欲尽快除之。

玄武门之变

武德九年(626年),突厥犯边,李建成趁机向李渊推荐李元吉为出征元帅,想借此把秦王府的精兵骁将掌控于自己手下。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李世民在武将尉迟恭、侯君集和谋臣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君绰等人的协助下,在宫城北门玄武门设下伏兵。而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二人不知底细,也一起入朝,骑马奔向玄武门最终被乱军杀死。

李世民随即派心腹尉迟恭带甲入宫报告李渊,说:太子和齐王造反,秦王已将他们处决,特派我来保驾。李渊听后惊得目瞪口呆。3天后,高祖立秦王世民为皇太子,并颁诏书将所有军政事务交由太子处理。两个月后,李渊被迫退位,时年29岁的李世民即帝位,尊李渊为太上皇。

四、唐朝“神龙政变”

天授元年(690年)重陽节,67岁高龄的武则天正式实现她的女皇梦,自号“圣神皇帝”,以十一月为岁首改旗帜尚赤,建立大周王朝。唐朝皇帝睿宗李旦降为皇嗣,皇太子李成器降为皇太孙。

武则天改唐为周后,立即启用武氏子侄为宰相、为将军,臣下有功者也赐姓武,又免去天下姓武的田赋,改文水县为武兴县。显然,她想传为于武氏子孙。

当时,武则天有意立武三思为太子,于是询问朝臣是否可行。大臣们面面相觑,不敢回答。狄仁杰作为一个坚定的李氏支持者,劝说武则天迎立庐陵王李显为继承人,以拥戴新皇帝的功劳来为自己免祸。

长安元年(701年)九月,武则天终于派遣徐彦伯将庐陵王秘密迎回神都洛陽,气死一心想当皇嗣的武承嗣。

武则天晚年,得益于女儿太平公主介绍的男宠张易之、张宗昌兄弟俩悉心侍奉,授之于高官,委以国政,成为她晚年最亲信的人。文武大臣深为二张干政所惶恐,朝野上下议论纷纷。

神龙政变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二十二日,经过一段时间的周密筹备后,宰相张柬之等联合右羽林卫大将军和左威卫将军发动军事兵变,并与太子一起斩关而入,来到了武则天的寝宫,杀死了二张兄弟。病榻上的武则天被迫逊位,唐中宗李显复位,李唐政权再度重建。

正月二十五日,武则天被迫离开她坐了15年帝位的皇宫

正月二十五日,武则天被迫离开她坐了15年帝位的皇宫,迁居到洛陽宫城西南的上陽宫。

十一月初二,82岁的武则天凄冷死在上陽宫仙居殿。临终遗言:去帝豪,称则天大圣皇后,归葬乾陵。

中宗复国号唐,沿用武则天“神龙”年号不改,该事件因此史称“神龙革命”。而曾与政变的张柬之、崔玄伟、桓彦范、敬晖、袁怒己等五人,在唐朝复辟后都被封王,故历史上把这次事件又称作“五王政变”。

五、唐朝“唐隆政变”

唐隆政变,又称“唐隆之变”,发生在710年7月21日(唐中宗景龙四年,唐少帝唐隆元年),由当时相王李旦第三子临淄王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于帝都长安城共同发起的一场宫廷政变。

李隆基以禁军杀了韦后、安乐公主,并彻底剿灭了韦氏集团。这次政变的后果是,即位不足一个月的唐少帝李重茂退位,李旦复辟为唐睿宗,李隆基被立为皇太子,太平公主的权势更加强大。

唐中宗以神龙革命复辟后,对与其共患难的妻子韦后十分纵容,导致朝政大权逐渐被韦后一族掌握。中宗七女安乐公主利用中宗墨敕纳贿卖官,甚至要开创“皇太女”的先例。武三思在韦后和昭容上官婉儿的帮助下,位列宰相。在朝堂中形成了一个以韦氏为首的武、韦专政集团,他们沆瀣一气,大肆打压张柬之等神龙革命的功臣势力。

神龙三年(707年)七月,太子李重俊发动兵变,杀死武三思父子,但因皇帝仍是中宗,羽林军倒戈,最终兵败被杀。

唐隆政变

景龙四年(710年)六月,韦后、安乐公主假手马秦客、杨均在中宗最爱吃的馅饼内放入毒药,将其毒杀。韦后意欲临朝摄政,她扶16岁的李重茂登基,改元唐隆,并将领南北衙禁卫军交与韦家子弟统领,密谋清除相王李旦及其子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等,其独揽大权之心昭然若揭。

经过这次政变,韦氏集团被全部消灭,武氏集团也剩寥寥无几

在这危急关头,李旦三子李隆基即后来的唐玄宗发动早已串通好的“万骑兵”,突袭后宫,杀死韦后、安乐公主、武延秀等。经过这次政变,韦氏集团被全部消灭,武氏集团也剩寥寥无几。

最终,有太平公主出面收拾局面,逼少帝李重茂退位,扶持唐睿宗李旦再登皇位。先天元年(712年)八月,李旦禅位于李隆基,自己当太上皇。

先天二年(713年)六月,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姑侄之间的矛盾陡增并出现白热化,双方都在聚集力量,伺机发动军事政变。但还是李隆基先发制人,迅速扑灭了太平公主及其全部党羽势力,完全控制了中央政权。

至此,自中宗朝以来朝局多年混乱的局面得以终结,由唐玄宗李隆基开启了唐朝中兴的“开元盛世”时代!

六、唐朝“甘露政变”

中唐时期,天子只是宦官手中用来争权夺利的玩物,稍不惬意,就可以废旧立新。唐敬宗李湛只做了3年皇帝就被杀掉,李湛的弟弟李昂在宦官王守澄、梁守谦的拥立下当上了皇帝,是为唐文宗。

文宗是唐朝中后期有所作为的皇帝之一,他看不惯宦官的胡作非为,一心想铲除宦官势力,夺回政权,便从下层分别提拔了郑注、李训为御史大夫和宰相作为心腹。而“甘露政变”就是由他发动的,旨在惩治宦官,夺回权力的一次政变,但可惜是安排欠周密而以失败而告终。

大和九年(835年)11月21日,文宗上朝,李训指使手下官员奏称,左金吾大厅后的石榴树上有甘露,李训说这是祥兆,就带领文武百官向文宗道贺。

文宗命李训率领百官去察看,李训回来又说这不象真的甘露,文宗故意表示惊讶,命仇士良、鱼志弘带领众宦官去复看。李训事先已经在左金吾衙门埋伏了了亲兵几百人,当仇士良等宦官在李训的党徒禁卫军将军韩约陪同下走到左金吾门口时,韩约显得神情很紧张,脸色都白了,这使仇士良产生了怀疑。

甘露政变

这时,一阵风吹动了门边的布幕,仇士良等见里面埋伏了许多兵士,知道不妙,退身逃回,将文宗推入软轿抬着就走。李训追上去拉住轿子不放,被一个宦官当胸一拳打倒在地,仇士良等便簇拥着轿子逃入宫内。

李训见计谋败露,化装逃出京城

李训见计谋败露,化装逃出京城。仇士良指挥神禁军大加搜捕,屠杀了朝官1千多人,并于终南山追杀了李训。郑注闻变,引兵退回风翔,也为监军张仲清所杀。

这就是史称的“甘露之变”。

事变以后,文宗就被宦官软禁,国家政事由宦官集团专权,朝中宰相只是行文书之职而已。宦官气势凌人,威胁天子,藐视宰相,欺凌朝臣有如草芥。文宗对此一筹莫展,只是饮酒求醉,赋诗遣悉,自叹受制于家奴,还不如周赧王、汉献帝两个亡国君。不久,文宗李昂含恨而死。

七、明朝“靖难之役”

明太祖朱元璋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紧握皇权31年得朱元璋,离开了忧心忡忡的皇太孙,长辞人世。22岁的建文帝朱允炆登上明朝第二代皇帝的宝座。而身居北平的叔叔燕王朱棣,也正日夜窥伺着侄儿的皇位。这样,朱姓皇族中一场争夺皇权的血战就一触即发了。

有识无胆、仁柔寡断的建文帝即位后,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严重威胁藩王利益,坐镇北平的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起兵反抗,说朝廷出了齐泰、黄子澄等坏人(他们主张削藩),以“清君侧,靖国难”为借口,削去建文年号,自置官署,布告天下,下令挥师南下讨伐,史称“靖难之役”。

1402年六月初三,朱棣挥师渡江攻破明朝京城南京,战乱中建文帝下落不明,成为明史一大悬案。但是历时三年之久的朱姓皇权内的夺权之战,终以朱棣的胜利而告终。

靖难之役

同年,43岁的燕王朱棣在文武群臣的拥戴下登上皇帝的御座,就是明成祖。第二年,改元永乐,改北平为北京。

朱元璋最初设计的制度终于酿成大祸

1421年,迁都北京,称北京为京师,南京为留都。

靖难之役,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战争,朱元璋最初设计的制度终于酿成大祸。

从上述介绍的政变中我们不难看出,政变包括了皇族兄弟、外戚集团、异姓将相甚至是草芥平民。

“七国之乱”、“八王之乱”、“靖难之役”都是藩王之乱,而“玄武门之变”、“神龙革命”、“唐隆政变”、“甘露政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宫廷流血政变,而且都发生在唐朝,我们不得不惊呼:唐朝宫廷政变何其多啊。

猜您喜欢的文章

  • 鸦片战争期间的小故事

    历史故事鸦片战争期间的小故事

    鸦片战争,通常鸦片战争都指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经常称其为第一次中英战争或“通商战争”,是1840年至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非正义的侵略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鸦...

  • 历史故事南宋的拆迁补偿

    南宋光宗当政的第一年冬天,准备大兴土木,在首都杭州的后市街盖皇后家庙。盖就盖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子督办的工程还不好办?可是,有个问题摆在眼前:拆迁。那片土地上已经盖满了房子...

  • 历史故事齐人学弹瑟

    古时候,有一种乐器叫作瑟,发出的声音非常悦耳动听。赵国有很多人都精通弹瑟,使得别的国家的人羡慕不已。有一个齐国人也非常欣赏赵国人弹瑟的技艺,特别希望自己也能有这样的好本领,于是...

  • 历史故事王尔烈巧训皇子

    乾隆有17个儿子,最看重的是15子永琰。永琰14岁被秘定为太子,王尔烈被钦点为老师。凡皇子几乎都是傲慢难教,而永琰更是放荡不羁。王尔烈一来,永琰便想给他一个下马威。这天,王尔烈...

  • 历史故事疑心的国王

    梁王是一个很爱吃水果的人。他下令全国各地把最好吃的水果进贡给他。这样,他还怕漏掉一种吃不到,就派人到处察访,若有人不听命令就斩首!他尝遍了国内的水果,又派使者到吴国去寻找。使者...

  • 历史故事理徵因恩改姓

    商末,纣王荒淫残暴。他建鹿台,造酒池,悬肉为林,修建豪华的宫殿园林,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又刚愎自用,听不进正确意见,对于反对他的人使用炮烙等酷刑,残酷镇压人民,杀害忠臣比干,囚...

  • 历史故事李世民赦囚徒

    李世民是后世公认的一代明君,但是他取得帝位的手段却并不光彩。当年他东征西讨,功勋卓著,被封为“天策上将”,奈何他身为次子,终究不能继承大统。但太子李建成却十分忌惮他的功勋,于是...

  • 历史故事为什么要用竖中指骂人?

    为什么要用竖中指骂人?"竖中指"最早出现在英法百年战争末期。英国弓箭手让法军损失惨重,法军发誓在击败英军后,将英军弓箭手拉弓的中指斩断。但结果法军惨败。为什...

  • 历史故事中国经典历史故事简短三分钟

    范缜南朝的时候佛教盛行,齐国的竟陵王萧子良和后来梁国的武帝萧衍,都带头宣传佛教,萧子良亲自给僧众送饭送水,萧衍称帝后,也宣布只有佛教才是正道,要求王公百官全都信佛。他们都妄图用...

  • 历史故事历史名人简短小故事

    故事1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的政治主张。有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儿,挡住我们的车!”...

  • 历史故事简短的历史人物故事

    华佗拜师学艺华佗,字元化,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沛国(今安徽亳县)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很有效的全身麻醉药,比西方的麻醉药要早一千六百年左右,华佗...

  • 历史故事有趣的历史人物故事简短

    故事1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的政治主张。有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儿,挡住我们的车!”...

  • 历史故事关于春天的历史故事

    倾国倾城汉武帝时,协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复倾国,佳人难再得。”武帝无限神往,叹息良久曰:“世岂有此人乎?...

  • 郭嘉比诸葛亮厉害吗

    历史故事郭嘉比诸葛亮厉害吗

    郭嘉与诸葛亮:一位是曹操念念不忘的好部下,一位是刘备的左膀右臂。郭嘉比诸葛亮厉害吗?各有各的说法,还是看看网友的评论更精彩:1、郭嘉只献计,孔明会调兵,这够明白了吧?2、诸葛亮...

  • 历史故事一些有趣的历史小故事

    故事1东野稷十分擅长于驾马车。他凭着自己一身驾车的本领去求见鲁庄公。鲁庄公接见了他,并叫他驾车表演。只见东野稷驾着马车,前后左右,进退自如,十分熟练。他驾车时,无论是进还是退,...

  • 历史故事有趣又简短的历史小故事

    故事1这个故事发生在秦昭襄王时期,当时,秦昭襄王和赵惠文王在渑池相会,为了显示秦赵通好,便决定互换人质,于是秦昭襄王便将自己的孙子异人送到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而在当时的阳翟有个大...

  • 历史故事冷门又有趣的历史故事

    故事1据说金圣叹被冤杀前的某一天夜里,已批书成癖的他,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到了半夜乃毫无睡意,便披衣秉烛去见寺里方丈,想借佛经予以批点。老方丈得知其来意后说:"想批书可以,我有一...

  • 历史故事古代搞笑幽默有趣的历史故事

    故事1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决定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打算戏弄他。苏轼接邀后欣然前往。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

  • 历史故事中国著名经典历史故事

    故事1春秋时期,一百七十多个诸侯国互相争权夺利。到中期,晋国和楚国成了两个阵营的首领,势均力敌,难分伯仲。其中,郑国是个有道的小国。但不幸的是,郑国地处两大强国晋国与楚国之间,...

  • 历史故事真实有趣的中国历史故事

    王莽赶刘秀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这么一个皇帝,“新始祖”,即大新朝的建立者王莽。王莽取得帝位后,对刘氏的皇亲国戚是杀的杀、关的关,丝毫也没有表现出怜悯和同情,作为先前大汉朝的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