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故事、长见识、明事理
就来故事大全网

故事大全网 / 红军长征小故事 / 第八章 赤水奇兵背后的故事

赤水之战历时三个多月,前前后后共打了大小几十场仗,最后终于成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顺利渡过了金沙江。

在这场战役中,蒋介石几十万大军对三万多人的中央红军进行地毯式的围追堵截,但红军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领导之下,开动脑筋,利用各种有利资源,进行反击,最终达到了战略目的。

在这场战役背后,有许多值得一提的故事,对战斗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是有必要了解一下的。

情报帮红军四渡赤水

早在第二次反“围剿”开始前,红军就组建了一支专业的队伍,负责严密监听敌人电台之间的通话,从中获取绝密情报。为了加强电台的秘密程度,毛泽东制定了许多纪律条文。

如规定两个电台之间不许随意通话;在电报密码本上再加上密码表,而且密码表要经常更换;重要的军事机密报一次换一次密码等等。

为了防止部队行动被敌人得知,毛泽东还命令电台不用时,必须把电键卸下,交给警卫员携(xíé)带。这些方法,使队伍在得知敌人的军事动向的同时,也把自己的军事秘密保护到万无一失。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的第一仗——土城之战,没能打好,主要就是因为情报工作的差错,造成决策的失误。原来以为敌军是四个团六千余人,实际上却是六个团一万余人,还有后续部队支援。势单力薄的红军当然要吃亏。

红军的情报人员吸取这一教训之后,在以后的关键时刻,再也没有出过任何重大失误。这才保证了四渡赤水的成功。

1935年2月6日,蒋介石任命云南省主席龙云为围追红军的第二路军总司令。7日,龙云就发布了绝密的《作战方略》电报命令。

红军的情报人员及时破译了这一电令。2月9日,在扎西会议上,根据电报中所说的东边敌军薄弱的情况,毛泽东决定二渡赤水,返回遵义,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

随后,围追部队的屡屡扑空,使蒋介石大为恼火。

为了掌握红军的动态,他严令空军加强侦察,给作战部队提供红军的准确动向。谁知这一招又被毛泽东利用,来个将计就计,最终蒋介石的空军侦察的结果,帮了红军的大忙。

毛泽东的方法简单而实用:如果红军明明在向北行进,听到飞机声后,立即向后转,朝南行进。等飞机走后,部队依然转向北行。这样,蒋介石获得的情报是错误的,即使跑断了腿也追不上红军。

红军大张旗鼓的第三次渡过赤水河西进。情报在这时又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侦察之后,毛泽东得知在南线镇守的敌军,因为急于西进来追赶红军而露出缺口,而蒋介石已经亲临贵阳指挥作战。

他立即命令红军主力秘密向东,四渡赤水,并指挥红军小部队虚张声势,制造红军主力北上的假相,以迷惑敌人的空中侦察。真正的主力却急速南下,直取蒋介石的指挥部——贵阳,逼得蒋介石调出滇军,让出红军进入云南的通道。最终给红军渡过金沙江创造了机会。

毛泽东在战斗中利用情报准确地作出判断,带领中央红军把国民党耍得团团转;而蒋介石之所以屡屡失误,情报错误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所以在决胜中,情报的准确性是战争取胜的关键。四渡赤水是红军运动战的经典,同时也应该是情报工作作为红军运动战基础的经典战例。

妙用茅台酒

1935年6月16日,中央红军三渡赤水,来到了仁怀县城和茅台渡口,有幸在行军途中享用了历史悠久的茅台佳酿(niànɡ)。茅台酒享誉(yù)中外,但红军长征到这里时,正被蒋介石的追兵追赶,哪里有什么品酒的心情和时间?但红军战士们对茅台酒的记忆却是极深的。

有的同志在赶往茅台的路上就四处打听,想买几瓶茅台酒来尝尝。山路难走,有的战士滑倒了,战友们就用茅台酒来安慰他:“同志,不要紧,明天拿前面的茅台酒来滋补一下!”到了茅台镇,同志们确实把茅台酒用来“滋补”了。

打下茅台镇之后,同志们惩治坏地主,安抚老百姓。进入小镇的红军,纪律严明。见人就说:“同志,吃茅酒啊!”战士们去买酒,酒店老板将酒打给红军,当接到四个银洋时,顿时呆住了,一个劲儿地说:“当兵的喝酒还给钱?我活了这么大,还是头一次见呐。”

一个干部笑呵呵的回答:“我们是为人民打仗的,哪能拿人民的东西?”

当地的一个老酒坊“义成老烧坊”,被选作临时的居住地,这里存储的茅台酒正好成了红军们的“解渴水”。但茅台酒醇香持久,酒劲很大,许多战士喝几口就醉了,所以都不太敢喝。临走时带上几瓶,成了路上擦伤口的妙物。

解放后,茅台被定为国酒,就是因为长征中,红军曾路过茅台镇,用茅台酒疗伤、解乏。许多老红军都对此记忆犹新,纷纷在回忆录中提及。

成仿吾将军回忆到:“茅台镇是茅台酒的家乡,紧靠赤水河边,有好几个酒厂和作坊。政治部出了布告,不让人进入这些私人企业,门都关着。大家从门缝里看,见有一些很大的木桶和成排的水缸。酒香扑鼻而来,熏人欲醉。

地主豪绅家都有很多大缸盛着茅台酒,有的还密封着,大概是多年的陈酒。我们有些人本来喜欢喝几杯,但军情紧急,不敢多饮,主要是弄来擦脚,恢复行路的疲劳,而茅台酒擦脚确有奇效,大家莫不称赞。”

曾三将军回忆:“在长征路上,我深深感到脚的重要。

道理很简单:长征是要走路的,没有脚就不能行军,没有脚就不能战斗。大家不是听说过‘红军过茅台,用酒洗双脚’的故事吗?,这不是假的,因为用酒擦洗是最好的保护脚的办法。”

杨成武将军回忆到:“奉命转移到茅台镇,著名的茅台酒就产在这里。土豪家里坛坛罐罐都盛满了茅台酒。

我们把从土豪家里没收来的财物、粮食和茅台酒,除部队留了一些外,全部分给了群众。这时候,我们指战员里会喝酒的,都喝足了瘾(yǐn),不会喝的,也都装上一壶,留下来洗脚活血,舒舒筋骨。”

萧劲光将军回忆:“茅台镇很小,茅台酒却驰名中外。

我们在茅台驻扎了三天,我和一些同志去参观了一家酒厂。

有很大的酒池,还有一排排的酒桶。我们品尝了这种名酒,芳香甘甜,沁(qìn)人心肺,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有些同志还买了些,用水壶装着,留在路上擦脚解乏。”

在红军们心目中,茅台作为好酒的作用,还不如擦脚解乏令人印象深刻,在那样艰苦的岁月中,红军战士们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出来的。由于在行军中,来不及享受美酒,只能带走一些。茅台酒的另一个妙用就被红军战士发扬光大了。

猜您喜欢的文章

  • 红军长征小故事红色故事《小英雄雨来》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个芦花村,12岁的雨来就住在这里。雨来从小就和小伙伴一起,在河里钻来钻去,练得一身好水性,村里人都叫他“小鸭子”。一天早晨,雨来拿着课本准备去上学,突然一个...

  • 红军长征小故事适合孩子讲的红色故事

    故事1这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发生在华北抗日根据地。12岁的龙门村儿童团团长海娃每天一面放羊,一面放哨,监视着前边平川地里敌人的据点。一天,炮楼里的鬼子进山去抢粮食了,只剩下“猫...

  • 红军长征小故事红军故事《七根火柴》

    郑金煜,江西石城人,为红一军团二师四团党支部的青年委员兼宣传干事。他个子不高,但十分秀气机灵,冲锋打仗更是不含糊,16岁就入了党,是个非常惹人喜欢的“红小鬼”。1935年8月,...

  • 红军长征小故事红色故事《永远的九岁》

    《永远的九岁—写给小萝卜头》你瘦骨嶙峋却挑着一颗大大的脑袋,令所有见到你的人都心生怜情。当你像羽毛一样飘落在血泊中时,你只有九岁。瘦小的就像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鸟,孱弱的就像一颗未...

  • 红军长征小故事红色故事《一件棉衣》

    “他们最大的魅力就是简朴”——这是1944年到达延安的美军观察组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最深刻的印象。简朴、纯洁的生活,正是延安时期共产党人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原因之一。这种简朴,...

  • 红军长征小故事红军故事《马背上的小红军》

    马背上的小红军那是个霜雪纷飞的深秋,太阳早偏西了。陈赓感到十分疲惫,掉了队,同他那也十分疲惫的瘦马,慢慢地朝前走着。忽然来到一个掉队小红军的身旁。这个小家伙,看来不过十二岁,一...

  • 红军长征小故事红军故事《一袋干粮》

    《一袋干粮》写了一个叫谢益先的红军战士,看到带着两个孩子的妇女跟随红军过草地,饿倒在路边,他瞒着大伙儿把自己所有的粮食,连同米袋子都送给他们。等这个妇女带着孩子走出草地的时候,...

  • 红军长征小故事关于红军有哪些故事

    故事1“甲戌严冬那时期,红军来到我苗区;过了七天又七夜,爱护百姓守纪律。”这是红军过广西龙胜后,苗族同胞中流传的一首歌谣。在湖南的侗族自治县,发生了这样的事……1934年冬天,...

  • 红军长征小故事红军长征故事简短

    故事1“甲戌严冬那时期,红军来到我苗区;过了七天又七夜,爱护百姓守纪律。”这是红军过广西龙胜后,苗族同胞中流传的一首歌谣。在湖南的侗族自治县,发生了这样的事……1934年冬天,...

  • 红军长征小故事红色经典故事长征故事

    倔强的小红军陈赓同志回顾自己革命经历的时候,曾经深情地谈起这样一件往事。那是深秋的一天,太阳偏西了。由于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陈赓同志感到砖瓦分疲惫。这一...

  • 红军长征小故事草地夜行的故事

    茫茫的草海,一眼望不到边。大队人马已经过去了,留下一条踩得稀烂的路,一直伸向远方。干粮早就吃光了,皮带也煮着吃了。我空着肚子,拖着两条僵硬的腿,一步一挨地向前走着。背上的枪和子...

  • 半碗青稞面的故事

    红军长征小故事半碗青稞面的故事

    半碗青稞面的故事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红军战士只有可怜的一点青稞面做干粮。周恩来副主席和战士们一样,绝不多吃一点青稞面,还教育战士们,为了能走出草地,北上抗日,一定要特别爱惜粮食...

  • 七根火柴的故事

    红军长征小故事七根火柴的故事

    七根火柴的故事天亮的时候,雨停了。草地的气侯就是奇怪,明明是月朗星稀的好天气,忽然一阵冷风吹来,浓云像从平地上冒出来似的,霎时把天遮得严严的,接着,暴雨夹杂着栗子般大的冰雹,不...

  • 红军长征小故事一个“红小鬼”的长征故事

    我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长征路经贵州时参军的一个“红小鬼”,现已是84岁的耄耋老人,虽已过去70年了,但当年红军爬雪山过草地,艰苦转战的情景仍历历在目,特别是过草地的情况,至今...

  • 红军长征小故事年龄最小的11岁女红军故事

    在红军女战士队伍中,有一位年仅11岁的小姑娘,只见她身背一条线毯、腰别一把横笛,手拄一根木棍,一路歌唱、吹奏为大家鼓劲,她就是长征中年龄最小的女红军——王新兰。王新兰,1924...

  • 红军长征小故事第十一章 强渡大渡河

    1936年5月,红军从云南皎平渡巧渡金沙江之后,继续北上,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北地区。顺利通过了大凉山的彝民区以后,红军的先头部队,又经过一天一夜的急行军,赶了一百六十里路,...

  • 红军长征小故事第十二章 飞夺泸定桥

    飞夺泸定桥的故事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北上必须夺取的泸定桥。国民党反动派...

  • 红军长征小故事金色的鱼钩故事

    1935年,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得了肠胃病。我和两个小同志病得实在赶不上队伍了,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我们,让我们走在后面。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

  • 红军长征小故事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

    70年前,工农红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胜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征服雪山草地、峡谷激流等难以想像的艰难险阻,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谱写了一曲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为后人留下一笔...

  • 红军长征小故事马背上的小红军故事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大将之一陈赓,是个屠刀面前不眨眼的顶天立地的英雄汉。可是,他却有三怕。一是怕同小孩子开玩笑,二是怕看到小孩子生病,三是怕听小孩子哭。一个身经百战的将军,居然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