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故事、长见识、明事理
就来故事大全网

故事大全网 / 成语故事 / 老当益壮的故事

汉光武帝刘秀靠武力夺取了江山,他手下有批出身豪强地主的大将谋臣,都是帮光武帝打天下立过赫赫战功的,其中功劳最大的有二十八个。光武帝死后,他的儿子汉明帝刘庄把二十八人的肖像画在南宫的云台上,称为“云台二十八将”。但是在二十八将之外,还有一员大将,他的名字虽然没有留在云台上,但在历史上却非常有名气。这个人便是马援。

马援在王莽统治的时候,做过扶风郡的督邮。有一次,郡太守派他送犯人到长安,半路上,他看犯人哭得挺伤心,就把他们放走了,自己也因此而丢了官,逃亡到北地郡躲起来。出于生计,马援一边种地,一边养殖,不到几年工夫竟有了牛、羊几千头,还积蓄了很多粮食。但是他并不想一直留在那里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他心怀天下,常说:“男子汉大丈夫,应该有远大志向。越穷越坚强,越老越健壮。”后来,王莽政权垮台,马援投奔刘秀,先后任陇西大将军、伏波将军,南征北战,立了很多战功。

公元44年秋天,马援从外面打仗回来,有人对他说:“您已经够辛苦的了,还是在家里休养休养吧。”马援激昂地说:“不行,现在匈奴和乌桓还在作乱,我正要向皇上请求保卫北方。男子汉大丈夫,死应该死在边疆,让别人用马革裹着尸首送回来埋莽。怎么能老呆在家里跟妻子儿女过日子呢?”接着就上了战场。

北方平定下来不久,南边五溪(在今湖南、贵州交界的地方)有一个部族入侵,汉光武帝两次派兵征讨,都被五溪部族打败,光武帝为了这件事很是烦恼。那时候马援己经六十二岁了,但还是请求让他带兵去打仗。

光武帝瞧了瞧马援,见他的胡子都白了,就说:“将军老了,还是别去吧!”

可是马援不服老,就在殿前穿上恺甲,跨上战马,雄赳赳地来回跑了一圈。

光武帝不禁赞叹说:“好硬朗的老人家!”于是,派他带领马武、耿舒两名将军和四万人马去攻打五溪。

马援的军队到了五溪,由于不太适应南方的气候,有不少兵士中暑死去了,马援自己也得了病,最后病死在军中,完成了马革裹尸的壮志。

由于马援性情耿直,得罪了小人,所以他自交趾打仗带回的一车薏米被说成了一车明珠宝贝,而朝廷一般大臣认为:“好啊,你带回一车珠宝,竟然也不分给我们一点,太小气了。”纷纷举报马援贪污,使得光武大怒。

马援的家人不敢把他迎归埋葬,许多宾客故人连吊丧都不敢去。

——《后汉书·马援传》

【求解驿站】虽然年纪很大了,但志气和身体更壮。现引用为年纪老,体力精神更加旺盛或者干劲更大。

【活学活用】心不衰老,勤于锻炼,自然能~。

【妙语点拨】王莽当政时期,心怀仁慈的马援因放走哭泣的犯人,而逃到边区垦田、畜牧,拥有牛、羊数千头,也算是个创业有成的大商人了。但马援不以此为满足,他常常说:“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指导下,六十二岁高龄的马援,主动向皇上请缨出战,这种为了国家利益,舍身忘死的大无畏精神与爱国情操,着实令人佩服。马援虽然没有列居“云台二十八将”之内,却也是真英雄。

【近义】老而弥坚

【反义】未老先衰

猜您喜欢的文章

  • 成语故事驷马高门的故事

    西汉时期,东汉郡狱吏于公为人清正廉明,执法公正无私,他坚持为郡内孝妇鸣冤叫屈,终于在新任太守手中为她平反昭雪,老百姓为他建生祠,把门建得可以让驷马高车通过。他的儿子于定国后来官...

  • 成语故事蟾宫折桂

    晋武帝泰始年间,吏部尚书崔洪举荐郤诜当左丞相。后来郤诜当雍州刺史,晋武帝问他的自我评价,他说:“我就像月宫里的一段桂枝,昆仑山上的一块宝玉。”晋武帝大笑并嘉许他。【释义】蟾宫:...

  • 成语故事火树银花

    睿宗是唐代君主中最会享乐的一位皇帝,虽然他只当了三年的皇帝,但不管什么佳节,他总要用很多的物力人力去铺张一番,供他的游玩。他每年逢正月元宵节的夜晚,一定扎起二十丈高的灯树,点起...

  • 怒发冲冠的故事

    成语故事怒发冲冠的故事

    “怒发冲冠”这则成语的冠是帽子。愤怒得头发直竖,顶起帽子。比喻极度愤怒。怒发冲冠的故事怒发冲冠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 手不释卷的故事

    成语故事手不释卷的故事

    三国时,吕蒙是吴国的大将。一次,他点兵3万,用船80余只袭击荆州。水手一律身着白衣,大批精兵埋伏在船舱里。黑夜,船到当阳江边,烽烟台的汉兵厉声盘问。吴军诈称是商船,要求靠岸避风...

  • 成语故事掩耳盗铃的故事简短

    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

  • 成语故事幼儿易懂的成语故事

    刻舟求剑从前,有个人带着一把宝剑坐船。船才开出来,突然听见“扑通”一声,他的剑落到水里去了。怎么办呢?他想了半天,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他用小刀在船上刻了一个印记,便悠然自得的在...

  • 成语故事笨鸟先飞的成语故事

    王守仁是我国明代中叶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王守仁出生在一个封建贵族家庭。他父亲官至兵部尚书,但是,王守仁似乎一点儿也没有遗传到父亲的聪明。他5岁还不能说话,当时大家都以为他是个...

  • 成语故事著名的爱国成语故事

    故事1西周初,周公旦的儿子伯禽封于鲁,太公望(姜子牙)封于齐,周公仍在朝摄政辅佐成王。三年后,伯禽入朝向周公汇报政务,周公说:“为什么来得这么晚?”伯禽说:“我变革礼俗,费力不...

  • 成语故事简短又好的成语故事

    作壁上观秦朝末年,项羽与叔父项梁起兵反秦,推举楚怀王之孙为楚王,军威大震。已被秦朝灭亡的赵、魏、燕、韩诸国,也伺机复国,与楚王结盟反秦。项梁率军接连取胜,秦二世胡亥急遣大将章邯...

  • 成语故事又短又好的成语故事

    负荆请罪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

  • 成语故事苛政猛于虎的意思

    “苛政猛于虎也”来自《礼记·檀弓》。根据《汉书·艺文志》,礼记是孔子的弟子,听孔子传授有关礼仪的学问,记下笔记集结成书的。也有另外的说法是孔门更后面的弟子,去收集有关于礼仪学问...

  • 成语故事退避三舍的故事_退避三舍的故事简短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申生被杀,还捉拿申生的兄长重耳。重耳连忙逃出了晋国,逃跑了十九年。终于,重耳来到楚国。楚王认为重耳大有作为,就非常的客气对待重耳。楚王问重耳:“你当上...

  • 成语故事一诺千金的故事_一诺千金的故事简短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

  • 成语故事入木三分的故事_入木三分的故事简短

    晋朝的大书法家王羲之曾经在池塘边练字,每次写完,就在池塘里洗笔砚。时间一久,整个池塘的水都变黑了。无论休息还是走路,他心里总是想着字的结构,揣摹着字的架子和气势,不停地用手指在...

  •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故事

    成语故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故事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故事有个人名叫刘安,不知怎么迷上了修道成仙的事,他做梦都想成为仙人,飞升仙境,那该是多么逍遥自在悠哉游哉的事啊!于是他整天吃斋念经,求仙诵咒,如痴如狂。他放着...

  • 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故事

    成语故事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故事

    此地无银三百两是一则来源于民间故事的成语,后人用“此地无银三百两”来比喻本想掩盖事实,反而暴露了真相。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故事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故事讲的是古时候有一个叫做张三的人,非...

  • 退避三舍的故事和道理

    成语故事退避三舍的故事和道理

    退避三舍是一个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退避三舍(舍,古时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原意指为了回避与对方的冲突,主动退让九十里;常用于比喻退让和回避,...

  • 高山流水的故事

    成语故事高山流水的故事

    高山流水的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高山流水的故事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着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故事

    成语故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故事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意思是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毁于一旦。比喻小事不注意会造成大乱。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故事某一年,临近黄河岸畔有一片村庄,为了防止水患,农民们筑起了长堤...